“八卦新解”八卦中的宇宙时空观

2019-10-14     用户108155098481



相传八卦是伏羲氏于卦台山,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画的宇宙“天象图”。八卦通过“宇宙”的八个基本元素,描述了自然的运行规律。

在落后的远古时期,人类观测能力有限。圣人伏羲只能借助“眼前”的事物描述宇宙奥秘。那时,所谓的“宇宙”仅局限于我们的地球空间。所以,在八卦中伏羲借用了地球上的元素和现象,天空、大地、沼泽、火、雷电、风、水、山脉,这八种基本元素刻画了宇宙的奥秘。

近代,科学科技快速发展,人类视线贯穿了整个宇宙。宇宙之大超出了“地球”的想象,宇宙奥秘也绝非“地球元素”(地球上的现象)可以描述。因此,当今唯有结合现代科学观测,重新解读八卦的含义,才能彻悟古代圣人揭示的宇宙奥秘。

近代物理学为我们讲述了宇宙的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律。

从整体现象,宇宙包括两个层次:宏观(星系、星体)和微观(量子、粒子);

从运动现象,宇宙万物有两种状态:运动静止

从物质角度,宇宙存在两种形式:物质能量

从特性角度,宇宙具有两种特性:时间空间

现代科学发现,宇宙就是由以上八种现象(元素)构成的,万物皆由这八种元素产生。

八卦新解




八卦由“阴阳系统”变化生成,八卦中的八种元素如同“阴阳”两两对立相生(如,乾坤、离坎)。

伏羲仰观天空,天空浩瀚无际,故以“天”为干。如今,科学家观测浩瀚宇宙时,视线跨越星系,古人所谓的“天空”,即为科学家当前描述的“宏观空间”。

伏羲俯察大地,大地与天空对立相存,故以“地”为坤。如今,科学家用仪器观测到了“微末世界”,且它与宏观宇宙一样没有穷尽(探测不到最小空间的尽头),这“微末世界”就是科学家描述的“微观世界”。

“宏观”与“微观”相存,代表了天地定位,分别为“干”和“坤”。

伏羲在自然界发现了山、泽、水、火等物质元素,又发现了风、雷电等自然现象。科学家通过观测和实验在宇宙中探索到:宇宙中有物质和能量两种形式的存在物;它们具有运动和静止两种存在状态;宇宙还有时间和空间两种特性。

“物质”与“能量”相生,代表了宇宙的构成,分别为“兑”和“艮”;

“运动”与“静止”相对,代表了宇宙的状态,分别为“巽”和“震”;

“时间”与“空间”相通,延展了宇宙的特性,分别为“坎”和“离”。

太极阴阳鱼的左边(黑色)描述了“宏观宇宙”:宏观宇宙是由物质(可见物质)和空间(浩瀚无边的空间)组成的,物质构成的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宏观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1)宏观宇宙是由浩瀚无边的空间和星体、星系组成。

2)星体、星系皆以可见物质存在(相对于微观能量形式)。

3)宏观物质处于低速运动,可以停止运动——“静止”。

太极阴阳鱼的右边(白色)描述了“微观世界”:微观世界是由能量(量子波动)和时间(只有在微观才能探索到“时间”的本质)体现的,一切能量形式都处于运动状态(微观世界的粒子时刻处于“振动”状态,不能静止)。

1)微观世界是由“量子能量势”构成,不具有物质形态。

2)宏观探测不到时间存在的证据,唯有从微观寻找时间的本质意义。

3)微观中的一切粒子处于“运动”状态且不能静止(如光子不能静止)。

八卦揭示的宇宙奥秘:

1、宇宙从虚无中产生(无中生有,“空无”是宇宙最大的奥秘,一切的起始。自古以来,没人能对它进行具体的阐述),而后创造出正、负粒子(如正、负电子),又以“正负”粒子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运行规律(创造了能量、物质、时间、空间、运动、静止,构建出宇宙)。

2、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相互依存,即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存在隐秘关联——相互影响(宇宙宏观现象和微观之间紧密关联,比如,黑洞的量子效应。微观量子力学与宏观广义相对论存在联系,即存在描述万物的终极理论)。

3、时间存在于微观世界中,即可以从微观世界探索到时间的本质(在微观可以实现时间的穿越)。

4、时间与空间相通(皆为宇宙的属性特质),它们相互依存,不能分割(时间和空间相依而存,没有空间无法谈论时间,反之亦然)。

。。。。。。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oaGyG0BMH2_cNUgaT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