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我嫂子说她家孩子就是个“疯子”,于是我就问她缘由。
她说道:“我见她这次寒假成绩掉得太多然后让她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学习有什么事和我说,但是她却说我根本不理解她,还说自己很焦虑,我跟她说我每天供她吃,供她喝,供她上学吃穿不愁,她有什么好焦虑的?她就在那里哭,说我把负面情绪传给她,我能有什么负面情绪? ”
相信有不少家长会存在这样的疑惑。我们每天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他们还有什么好发愁的?
后来我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和我侄女聊天,才了解了她的心境
“我妈除了学习还关心什么,她有没有尊重我的心理想法?”
她和我说,那是她第一次情绪崩溃。
因为理科差,我嫂子一直在指责她,之后她忍不住说了一声我物理比上一次成绩多了十分。
于是我嫂子就吼她说你这十分算什么?高考录取永远是选择的最高分,并不会因为你进步了多少分而选择你。
接着就一直在说我侄女没用。侄女哭了,嫂子却说哭哭哭,你哭有什么用?整天就跟个神经病一样,你除了哭,你还会干什么?侄女说她也忍不住开始歇斯底里地尖叫。
“我害怕那些无力感和扑面而来的负面情绪。”
她说自己讨厌她爸喝酒,讨厌她妈总是忽视她的心情,但她还是爱她的妈妈。
她总说自己爸妈吵架的频率就像她学习测试一样频繁。
母亲一有事就和她诉苦,这让她也很苦恼自己家的事。
但她妈妈还经常和她说让她不要想那么多就好好学习就行了。可是她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根本不可能不去想。
“我怕她不要我。”
我嫂子总和我侄女说自己婚姻不幸,说自己如果不是为了侄女,她才不会留在这个家里,还说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侄女。
这无疑增加了侄女的压力,而且侄女也怕自己学习不好,妈妈就会真的离开这个家,不要她了。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家庭的缩影,也是很多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
但是我们成年人中的一部分人,明明是从孩子们的那个时期过来的,却完全不懂孩子的心情,说是爱孩子,却总是用错误的方式在爱。
爱是个动词,不是嘴巴说说“我爱你”,表达自己有多么多么爱,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你所爱的那个人的心理,用同理心去理解她,用她喜欢的方式去爱他。
回归我嫂子和我侄女的事情上面,嫂子错过了侄女的第一次试探。
侄女和她说自己焦虑,正是在试探她,想通过这个告诉她自己的心理状况,希望得到自己妈妈的理解,然而嫂子却因为自己不恰当的关心和过高的期望,让自己的女儿只得到了指责。
期望越高,失望越多,恶性情绪就越多
你的斥责,嘶吼,并不能教会孩子懂事,他没有从你的身上学习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反而久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他开始和你顶嘴,那你吼她,她也开始学着吼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你应该冷静并客观地告诉她不学习,将来将要承担的后果,并且表达你对她未来的担忧,客观冷静地去分析事情,和她一起去找出成绩下降的缘由,关心她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她的内心,以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她,试着以他的角度去分析事情。
很多家长都说他总是不喜欢和我交流,不愿意跟我讲事情。
那是因为你和他交流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她的话还没有说完,也许你就听不下去了,开启了斥责 。有一个小方法,你在家里建立一个邮箱,和她约定,有什么不开心,不好意思说的事情,或者对父母的意见希望得到的谅解,可以写成一封信,投到邮箱里,你再好好思考信上的内容,在约定好的日子,你再在邮箱里给他回一封信。
当孩子的情绪崩溃时,父母的反应恰恰能给孩子最好的安慰。
当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学会去理解他的情绪。
尽量把自己和他放在一个平面上,要告诉他,宝贝你很生气是吗,妈妈知道,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他知道你对他情绪的了解,让他的情绪先暂时稳定下来,然后再通过倾听的方式得知事情,正确的分析和处理事情。
而不是一味说,你有什么好哭的,天天生气,天天哭,我这么辛苦还要受你的气。
我们成年人的情绪不要向孩子透露太多
不要把太多的事情和情绪告诉她,他还只是个孩子,你首先要做的是先培养他的能力和责任感,等到该承担责任和负担的年纪的时候你才就可以依靠她,而不是给她徒增烦恼,去影响她的学习生活。
“否定”很容易,但“肯定”有些难
我们很多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所以否定很简单。而且当你总是抱有过高的期望时,孩子想要被你肯定,那自然是很难的。
否定一个孩子的努力总是责骂他没有用,或者说他是废物,这样只会让她没有自信心,然后自暴自弃想连父母都觉得自己没有用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干脆当个废物吧。他只会觉得你们只是在把他当累赘而已。根本就不为他考虑。只是在想孩子如果听话了我就放心了,我就省心了。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言传身教,多一点宽容和爱,多一点鼓励,认真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事情有时候会好很多。
爱是个动词,要的是你真心去做到,而不是只用嘴巴说,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