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眼中,采花蜜是蜜蜂、蝴蝶和蜂鸟与生俱来的本领。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凭借灵巧的身形,可以在花朵飞来飞去,是一种采花蜜的高手。
但蜜蜂遇到蜜熊这种采蜜高手中的高手时,不得不认输,这种“大家伙”拥有一个很长很长的舌头,可以直接用舌头从花芯中采花蜜,当地人都喜欢称它为蜜熊。
蜜熊栖息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整日呆在高高的树上。它属于浣熊科,体型比较小巧,长40-60厘米(18寸),重2-5公斤。它们的叫声十分尖锐,仿佛三四十岁女人的尖叫声,隔老远都能听得见。
蜜熊的头部能够180°旋转,滴溜溜的圆眼睛,酷似熊的脸,圆圆的耳朵,与水獭一样,有着一身金色的厚厚毛皮,毛茸茸的,柔顺光滑,手感极好,比羊毛更柔软光滑,里面好像覆盖着一种油滑的物质。
四肢细长有力,爪子锋利,却不用锋利的爪子去捕食,而是像熊和猫那样用爪子来抓树枝。蜜熊有一块肌肉叫做趾短屈肌,用于协调小拇指到腕关节的运动,意思是它们能翻转足趾,并能更好地抓住树枝。奇怪的是,前爪掌部赤裸着,没有毛覆盖,与人类很像,有脉络分明的“生命线”。
通常,人们只看见蜜熊爸爸陪宝宝在无花果树上玩耍,它们用尾巴悬挂在树上,貌似在互相打对方的头,蜜熊的妈妈从来不陪孩子玩耍。这是因为在宝宝两岁半左右开始成人了,蜜熊妈妈就离开家,领地则由蜜熊爸爸传给宝宝。如此看来,蜜熊妈妈好可怜,不知道流浪到哪里去了。
蜜熊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雨林低地中分布其实非常广,而且数量并不少,但是人们很少见得到它们。主要是因为白天蜜熊都窝在树洞里睡觉,晚上才在树顶跑来跑去,到处攀爬。
既然叫蜜熊,那一定与它经常吸食花蜜有关。不过,蜜熊不像蜜獾,蜜獾有个蜜字是最喜欢吃蜂蜜的蜜,而蜜熊吃的是花蜜的蜜,说不准蜜熊也想吃蜂蜜,但其皮毛的确很难抵抗住蜂群的攻击,这种不要命的做法蜜熊可不干。
蜜熊对花粉从来就没有抵抗力,也不愿意抵抗,它喜欢各种花朵的花粉,就像男人见了漂亮姑娘一样。馋嘴的时候,它一个晚上会把一棵树上所有的花朵访问一遍,有个时候还不甘心,又爬上另外一棵树,继续吮吸花蜜。
蜜熊采蜜能力不输蜜蜂,是因为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小嘴巴内,竟然藏有长达13厘米(4寸)左右的舌头,它的舌头灵巧得很,特适合吮吸花蜜。这样有利于它遇到大花朵时,不用弄断花朵,直接将舌头伸进花朵里吸食花蜜,聪明吧!
碰到很大的的花朵,蜜熊就把小脑袋伸进花朵中,吃得满脸的花粉,跟蜜蜂一样。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传播花粉。
蜜熊是素食主义者(从生态学上来讲,它们不是食肉动物),它们的饮食是90%的水果和10%的树叶、花蜜,几乎以水果为生,尤其酷爱野生的无花果,有时也会用长长的舌头舔一些筏花蜜作为补充。实在找不到果子,也不要紧,树皮、叶子也凑合着吃一顿。
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这条长长的尾巴,蜜熊的尾巴长40-60厘米,与身长一样长,有利于蜜熊的平衡性,帮助蜜熊更加灵活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经常看见蜜熊倒挂在树上吃东西,把自己的尾巴紧紧稳住在树枝上,这是因为它的尾巴往往与身长一样长甚至更长,十分灵活,可以将身体轻松的挂在树上,一点不用担心它掉下来。
这可不像浣熊那种只能用来当被子用,人家这尾巴比手还灵活。更何况蜜熊的尾巴缠绕性好,能打好几个弯,牢牢抓住树枝,也可以随意地缠绕在树干上。人们称它的尾巴是它的“第五只手”。
这样吊在树上,还解放了双手,可以用来延展身体,多远的树它都能爬过去。可见,爬树能力强还真的离不开这个万能的尾巴。
不仅如此,这尾巴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当它睡觉的时候,还会把尾巴当作被子盖在身体上,它们的平均身长是50厘米左右,蜷缩起来后被这条约60厘米的尾巴盖住完全不是问题.。你想不想也借它的尾巴睡个觉呀!
在自然界,蜜熊的主要天敌是美洲豹与鹰,但它们对蜜熊种群的数量并没有构成实质上的威胁。近年来,由于人类居住地的扩张以及森林砍伐,蜜熊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加上其野外繁殖率极低,蜜熊的数量正在呈逐年减少。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全球物种名录、国家动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