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好友跟我吐槽,她说她婆家大嫂兄弟姐妹七八人,把九十多岁身患重病的老父亲送到养老院去了。理由是这位老人最大的儿子都已经70多岁了,最小的女儿就是她家大嫂,也五十多岁了。老人的这七八个子女也都属于老年人了,大部分都在给自己的儿女带娃。所以无力承担对老父亲的护理。
我这位朋友对她大嫂兄妹七八人的做法感到特别不理解,她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然而好多人的反应就像我,风轻云淡,事不关己,都说送老人去养老院有什么不妥?老人病重,自己的儿女年纪也大了,还要给下一辈带孩子,想想也是难熬,不如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据说这养老院也是由专业人士护理,两个护士专心照顾四个老人。想想也没什么不妥吧?
我朋友问了好多身边的人,只有极少数人不赞同送养老院。其中有一位朋友说她的婆婆重病后,丈夫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辞去工作照料老人至离世。我们都赞叹此人孝子呀。——可是这种情况是不是也要看各家条件?假如,遇到老人病重,家里孩子正值升学季,老婆又是家庭主妇,无经济来源,男人敢说辞职只管一心在家侍奉老母吗?
在中国千百年来,百事孝为先。养儿防老大概是我们之前每一代老人的想法。和我年纪相仿的友友们,普遍70后。也有大部分脱离农村生活,有自己的收入和更新的思想,对于养老不靠儿女能够接受(主要是怕靠不上吧,哈哈)。因为自己这一生,已经够累,也充分理解下一代的生存压力,和生活状态已和老一辈有很大差异。九零后之后,他们很难再像我们那样二十出头就准备结婚。考研考博学业都没完成呢,婚嫁难免推后,别说指着他们让我们儿孙绕膝、给我们养老了。
为人父母也许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实现愿望。上有老,下有小,特别70后这一代,应该还有大部分父母在农村,对于农民之前国家还没有足够完善的养老机制,不靠孩子养靠谁呢?我们这一代之前,普遍也都是靠子女养老的风气,假如真的谁家老人被送到养老院,一些老人也许真的是无法接受。
看别人的故事总是事不关己的心态,总认为也无所谓。可是换位思考,假若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呢?你忍心吗?
我们父母那一辈,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很少独生子女,一般家庭都是两到三个孩子。假如现在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养育过七八个孩子一点不奇怪。现在,养一个孩子,年轻人还喊累。难以想象在生活不算富裕,还动荡不安的年代,父辈怎样拉扯大七八个孩子。反观,七八个子女却无法给一个老人养老,老人病重就送到养老院。七八个孩子,孙子辈至少也有十余人,十几个家庭却无法供养护理一个老人了?不得不令人深思!
真的是我们太忙?我们生活压力大?是嫌弃?还是无法专业照料?
无论何种原因,身为晚辈,亲身照顾也好,送养老院也罢,最好都要经过老人同意。孝敬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几千年来人伦长情。父母含辛茹苦养大你,父母老了,我们也不能让父母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