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开幕。吸引了全国5000多名创业型新农民和1000多家创新型新企业参加,集中展示了我国农村创业创新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出席开幕活动。
本届博览会将新农民新技术、新功能新价值、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新载体充分展示,形成“成果展示、高层论坛、创意大赛”三大板块,各板块环环相扣、精彩纷呈、亮点频现。
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论坛上,关于社会资本投入的前景、瓶颈与发展,韩长赋作出主旨讲话:
壹
社会资本前景广阔
论坛上,韩长赋介绍,乡村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空间广阔、前景光明。
从政策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农村列为全面小康补短板的重要领域,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加有力,制约城乡资源要素公平配置的藩篱逐步被打破。
从市场容量看,我国有2800多个县、近4万个乡镇、58万个行政村,还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乡村振兴大幕已经拉开,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未来如果中国农村都能建设得像欧洲那样,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将孕育多大的投资空间,带来多少投资机会?
从市场需求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营养健康、优质绿色的特色农产品,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乡愁浓郁、民风淳朴的农耕文化,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受到越来越多青睐。近年来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广袤农村消费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
从投资潜力看,农村资源丰富,领域广阔,社会资本既可以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又可以参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农村污水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发展村庄规划、教育养老、乡村旅游、电商消费等服务业。
从投资条件看,农村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加上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越来越好,还有1500万高素质农民和350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有能力有热情,与社会资本有效对接、高效承接。
这些都为社会资本下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贰
破解瓶颈制约
韩长赋介绍,现在不少地方反映下乡创业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资金不好筹、人才不好聘。
如今,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依靠强化投资引领、研究完善“人地钱”支持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破除这些瓶颈制约。
叁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韩长赋强调,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不能农业现代化,农民边缘化。
一要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
二要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
三要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同步进步。
据了解,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850万,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3100万,形成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入乡和能人留乡的良性互动局面,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编辑\\\\李众
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