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有何优惠支持政策?多部门回应!

2020-02-14     农视网

2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了发布会,主题为“加大疫情防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各级财政保障资金安排在哪些方面?税费优惠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领域?针对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压力,有哪些支持措施?


财政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税政司司长王建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出席。

疫情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保障资金主要安排在哪些方面?

符金陵:财政部建立了全国财政系统疫情防控经费的日报制度,实时跟踪各地方经费保障情况,截至2月13日各级财政的支出80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安排了172.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具体安排:

一是拨付湖北省疫情防治资金10亿元,作为综合性的财力补助。

二是拨付了湖北等各地疫情防控资金44亿元,用于患者医疗救治费用的补助,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防控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

三是拨付湖北省中央基建投资补助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两个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以及相关医院重症治疗病区建设。

四是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基层防疫经费99.5亿元。

此外对于科研攻关也就是疫苗研发,以及中央医药物资储备等经费也足额做了安排。

各地疫情防控经费支出情况,目前各地实际支出410亿元,主要用于设备和防护物资采购,疫情防控人员补助和医疗救治费用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疫情期间,财政部出台了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领域?

王建凡: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发了四个公告,涵盖税费政策共九项,具体内容在财政部网站上都可以查阅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针对物资保障。对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政策涉及到三大项:一是增值税的增量留抵全额退还,可以使企业购置生产设备进项税在没有获得抵扣的情况下允许先退还,企业现金流得到缓解,减少财务成本;二是允许购进的生产设备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这和按期摊销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相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就可以把成本消化掉;三是对相关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这是针对物资生产企业。物资供应方面还涉及到对于物资运输,凡是承担运送这些重点物资的企业取得的相关收入是可以免交增值税的。

第二,民生行业,比如公共交通、住宿、旅游、快递、民航,主要有几个政策,一是对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公共运输服务以及快递收派居民生活必需的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二是针对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因为现在人流少了,所以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亏损,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这个亏损可以在今后5年逐步消化,为了使这些企业的亏损在今后得到充分补偿,这次国务院规定把亏损年限再延长3年,5+3就是8年。三是,民航企业本身也是要缴纳民航发展基金的,民航企业这次受的影响也比较大,可以免交民航发展基金。

第三,鼓励社会各界的捐赠,疫情发生以后各个方面向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物资,按照税法规定,赠送物资应该是通过公益性机构向医疗机构捐赠,为了提高捐赠效率,鼓励直接捐赠,允许直接向医院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另外很多企业和个人捐赠钱款,按照税法规定,无论个人捐赠还是企业捐赠都是有比例限制的,按照这次出台的政策,捐赠全额都可以得到扣除。

此外,还出台了针对医疗救护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免税政策。

受到疫情影响,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是否会将优惠贴息政策进行扩面?

符金陵:目前财政政策主要针对疫情防控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下一步统筹考虑疫情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根据后续工作的需要拟定相关政策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尽快复工复产。

人民银行早前推出了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请问具体怎么实施?

彭立峰:按照目前的工作机制,全国性重点企业名单由发改委、工信部提供,重点省份的企业名单地方报两部门备案后提供人民银行,收到名单后,我们立即转发银行,要求银行去找企业,快速与名单内企业对接。同时,我们也将名单发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求分支机构务必与每一家企业直接建立联系,没有对接上银行的企业,人民银行要协助它与银行监理联系,实现名单内企业全覆盖。在此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符合贷款条件的,要“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对政策把握不准的,要及时反馈,我们立即研究回复,做好全流程的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到上千家重点企业名单,优惠利率贷款正在快速发放,贷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间,企业平均负担成本低于1.5%。

受到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了新变化,采取什么措施予以支持?

李均峰:在这个影响下,小微企业对融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调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流吃紧,纾困、救急的贷款需求突出。二是小微企业复产复工以后,新增信贷需求旺盛。三是一些企业短期内的偿还贷款能力下降,还款压力增加。

根据这些特点,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政策。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求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继续按照增量、扩面、降本、提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不受疫情冲击。

二是要求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倾斜信贷资源,特别是大中型银行,根据小微企业信贷的实际需求,信贷计划和额度要早安排、早投放。

三是进一步优化、简化银行办理小微企业首贷、续贷的流程,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一些手续,不“一刀切”的要求企业额外增加信用风险分担的措施,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于参与抗击疫情的小微企业的应急性贷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

四是要求对受困企业加强续贷支持,对疫情前生产经营稳定,财务状况没有异常,信用记录良好的小微企业,由于受疫情影响出现资金暂时困难要做到应贷尽贷,给予必要续贷支持。银行机构对2020年6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受疫情影响可能需要延期还款、需要续贷的,主动给予一年以内的续贷安排,保证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支持。

针对中小微企业现在面临的压力,国家有什么样的税费支持政策?

王建凡:小微企业的政策:第一个层次是现有的针对企业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样都会惠及到这些小微企业。第二个层次,单独针对小微企业有特殊政策安排。所有的小微企业普遍适用的政策里,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用缴纳增值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实际税负不会超过10%。一般企业适用的税率是25%的法定税率。第三个层次,去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一项是在50%的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在大量的小微企业还在继续享受这个红利。第四个层次,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中央级的行政事业收费,还免征水利建设基金、文化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这是一类。第二类,专门针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税收里面有特殊安排。

银保监会和银行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会有怎样的举措?

李均峰:第一个措施,从全年看,要推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在前两年降低的基础上力争再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个措施,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小微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目前五家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只有4.7%,对受疫情影响大的地区争取继续加大利率优惠力度。

第三个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现金流面临困难的企业,银行要和企业合理协商还本付息的方式,避免因贷款逾期产生的罚息等额外成本,让银行和企业共渡难关,同舟共济。

第四个措施,鼓励倡导银行进一步践行社会责任,在自身财务可承受的范围内,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小微企业适当减收一段时间的贷款利息。

第五个措施,坚决杜绝银行对小微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乱收费情况,要求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只收息、不能收费,同时要求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不能再附加其他的条件。

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sNgQ3AB3uTiws8KGT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