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新凤鸣独山220万吨PTA装置的正式投产,未来我国的PTA供需格局将再次进入过剩阶段。明年PTA的新增产能预计将高达1530万吨,新一轮扩张周期之下,必将对行业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成本端PX的未来格局
2015-2018年期间中国PX供不应求格局常态化,因项目要求高、回报周期长、民间阻力等产业特征的制约使得国产量不足以支撑国内需求,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市场供需缺口、利润高企,以及国家政策东风的影响下,2019年国内PX开启集中投产模式,展现出“炼油-芳烃-聚酯”全链条覆盖的发展趋势。
2019年5月恒力石化450万吨PX新增产能投产,8月份投产的弘润石化60万吨/年、10月份投产的海南炼化二期100万吨/年均已实现商业运营,四季度还有浙江石化存在投放可能性,年内预计新增产能高达1190万吨,同比增长逾50%。伴随着PX供应的增加,PTA成本下降,PX价格由年初的1100美元/吨,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00美元/吨,价格大幅下降使得PX产业利润向PTA转移较为明显,成本坍塌逻辑下PTA价格大幅回落。
若新增项目按计划推进,2020-2023年PX将处于大投产周期,而且国内新增产能多以产业链延伸为目的,未来国产PX将与进口PX展开激烈的竞争。产业也将进入优化升级阶段,部分老旧装置或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2
投产周期下PTA利润的变化
影响PTA盈利水平主要因素有供应、需求以及成本。PTA进入投产大周期,预计利润将出现下滑。行业利润水平影响了生产企业开工意向,最终影响行业的供需情况。
2011年在利润以及需求扩大的驱使下,PTA进入投产周期,产能集中释放导致PTA利润大幅回吐。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行业自主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使得供需趋于紧平衡。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PTA利润不断恢复,2019年三季度伴随着独山能源220万吨新增产能投产,标志着PTA正式进入新一轮大投产周期。
加工差与产能增速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从2010年开始随着PTA投产进程加快,产能增速最高达到57%,此时PTA加工差由2010年的年均值2400元/吨附近下降至2013年的年均值650元/吨附近。此后PTA的加工差一直在相对低的区间内波动,直至2018年随着阶段性的产能错配出现,PTA加工差大幅上升。2019年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开始向原料端倾斜。在利润转移过程中,偏弱势的产品贡献出自己的利润,也就出现了聚酯利润出现大幅减少的现象。聚酯利润的减少影响聚酯工厂生产的积极性,聚酯工厂陆续减产降负,PTA端由于需求压制,利润快速回吐。随着未来PTA进入投产大周期,行业利润或将出现向下游倾斜的趋势。
3
投产周期下PTA供需情况的变化
从供应端数据来看,截止2019年10月,PTA总供应量3714万吨,同比增速7%。2019年供应端增量来源主要是2月福化240万吨产能的复产、5月四川能投100万吨新增产能的投产,以及逐利生产下PTA高负荷生产、检修计划的推迟。
2017-2019年PTA下游需求增速在持续回落,自13%附近一直回落至7%附近。从需求端数据来看,截止2019年10月,PTA总需求量3654万吨,同比增速7%。2020年,在宏观经济压力下,终端纺织服装行业、家纺行业增速难言乐观,因此PTA终端消费增速放缓或将成为趋势。据统计,2020年新投产聚酯产能预计达到515万吨,对应PTA的需求新增430万吨左右,远远小于2020年计划投产的PTA产能1530万吨。
4
总结
PTA加工费已经下降至500元/吨以下,部分装置的PX加工已经进入亏损区间,并且接近历史最低,不排除在悲观预期之下,PX及PTA加工费再创新低。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推算,新投产的大型PTA装置加工费用已经由前几年的550元/吨下降至200—300元/吨。过度的产能扩张使得PTA市场竞争加剧,部分生产能力弱、成本较高的老装置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化纤邦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转载或侵权,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_3ZoG4BMH2_cNUgjQ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