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需求+没订单=减产放假!布不好卖,快钱更不好赚!

2020-04-26     化纤邦

这几天我们所有人都在见证着历史,先是有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在21日凌晨跌了300%,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接着21日晚间WTI原油期货6月合约一度跌幅近70%,跌破6.6美元/桶,创盘中历史新低。


原油期货接二连三的暴跌,尤其是6月合约大跳水,都在说明一点,市场对眼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心极度缺乏。虽然22日、23日油价有所反弹,但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当然原油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需求大幅萎缩,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纺织所需要的化纤原料。于是这种信心缺失也在向我们纺织行业蔓延,前所未见的淡季行情似乎是没有给任何人希望。


信心不足,有订单不敢接


导致目前纺织困境最大的问题就是订单缺失,但完全没有订单可做是不可能的,不过市场上还存在着因为对客户信心不足,而有订单却不敢接的情况。


据一位外贸商介绍,他们的客户是一家印度公司,订单从来不缺,每次的量也都很大,但供应商也很多,想要在这家公司“占有一席之地”竞争压力很大。原来的订单都是需要抢着做的,可是最近这家客户的订单他们不敢接了,因为他们担心货款难要。

印度目前还处于封锁停工的状态,之前的所有面料订单都没能及时加工生产销往欧美地区。无法将面料转变成现金,客户自然缺乏流动资金,也不可能按时向上游的纺织企业支付货款。正常来说,只要印度解除封锁开始复工,资金肯定会逐渐回流,并且这家企业之前从没有克扣供应商货款的先例,所有贸易商本来可以放宽心。


但现在他们在疫情没有好转迹象以及先前货款没能回来之前,他们已经不打算接任何一单该客户的订单。跟他们想法类似的供应商不少,因此现在客户手中存在部分订单无人愿接。信心缺失,让贸易商对以往“求之不得”的老客户都不再信任。



没需求+没订单=减产放假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感染人数不断增多,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5日9时28分,全球确诊病例达2745678例,死亡病例为192512例。美国确诊病例升至922293例。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的需求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纺织作为传统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内贸和外贸“两条腿走路”。


外贸市场方面,因为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国的美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国家仍在疫情的爆发期,需求急剧缩减。受此影响,从3月开始,纺织外贸出口数量开始急剧萎缩,且退单、撤单现象屡见不鲜。


内贸市场方面,虽然国内疫情相对控制较好,但时不时偶发的一些病例仍然让大部分人都心有余悸,不敢去人流密集区域消费。另一方面,因为原料价格持续下跌,连破新低,贸易商对未来市场缺乏信心,也没有囤货的意向,导致内贸与外贸一样走货不畅。


因此,在内贸外贸均需求不足的双重打击下,纺织市场上的订单急剧萎缩,大量的织造企业的布一织出来就变成了库存,坯布库存持续积累。


据中国绸都网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23日,江浙地区织造企业坯布库存已接近44天高位,已经超过了去年最高的43天。


一家主营牛津布织造企业负责人的王老板就说:现在他们的坯布库存已经高达200万米,接近了一个月的产量,虽然目前织机只停了三分之一,但是如果库存持续积累,到了五一的时候,开机率将会下降到一半,一旦仓库堆不下坯布了,就会选择停产放假。而且不止是他们厂,现在大部分织造企业都是这么操作的。


这一点从织机开机率就能很好地看出来,据中国绸都网数据监测显示,近阶段织机开机率已经降低到67%左右。


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终端没有需求,贸易商接不到单子,织造企业的布卖不掉,有一种一潭死水的趋势,而越是这种情况,人们就越容易头脑发热。


想赚快钱?没那么容易!


从疫情爆发开始,有不少人打起了熔喷布、无纺布的主意,微信群、朋友圈里面到处充斥着类似的消息,火爆得出乎人们的意料。


不少人看到了商机,购买口罩机,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想着赚一波快钱。然而口罩是一个新的行业,机器、原料、工艺、特性等等方面,都是一个一个难关,需要克服。还需要各种证书、认证手续,尤其近期国家对于防疫用品出口要求提升、难度加大。在这么多难关面前,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顺利通过。


然而,因为新增口罩机大多数是行业外人士,而喷溶布的紧张使得口罩厂依赖“朋友圈”模式购买,购买力的叠加释放使得本身相对紧张的喷溶布一直稳定在30-50万元;另一方面,因为口罩产能急剧增加,价格也已快速回落,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价格已经从疫情肆虐时最高的5元/个降低到了如今的接近1.2元/个。


一来二去之下,转产口罩究竟最终是赚钱还是赔钱,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除了把资金投入熔喷布、口罩行业之外,因为近期涤纶长丝价格低,市场上一部分人就存了一些“抄底”的心思。4月初原油价格受减产消息反弹的时候,除了织造企业趁机补货外,也有不少贸易商选择了出手,准备赚一波差价。


但是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下跌,涤丝价格又几乎跌回了原点,疫情未见好转的情况下,后续依然存在下跌的可能。


小编个人觉得,现在的行情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在此时想抄底赚一波快钱,依然有不小的可能会抄到半山腰,最后很有可能变成“接盘侠”。


不求突破得利,但求稳定不亏


对纺织市场没有信心,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现在很多纺织企业不敢寻求突破,破解眼前的困境,而是求稳。不愿意去谋求更多的利益,而是避免更大的损失!


近期市场上一些常规的市场货面料有松动的趋势,一些染厂也相对前期开始忙碌起来。其中尤其是190T春亚纺、涤塔夫等产品近期的需求量很大,但有却存在部分企业不愿意凑这份热闹。



据一位织造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厂里就在生产春亚纺,只是规格都是300T以上的,而没有190T、210T等低密度春亚纺。虽然最近这些低密度产品在热销,但他们并不打算调整机器设备跟风生产。


因为他觉得市场行情不好,这些产品热销是不正常的也是不会长久的。即使他们掉头生产这些产品,可能市场上这阵风已经过去了,而且拓展新品种的客户,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最终很可能也是一个累库存的结果。与其这样,还不如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做自己熟悉的产品。


其实类似他们的企业很多,拒绝尝试,担心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也是纺织人一种合理的止损方式。只是所有人都安于现状,埋头生产自己熟悉的、市场常规品种,必然会导致相关产品的库存大幅增长。即使市场全面复苏,面料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会延续,低价竞争也将接踵而至。


对纺织市场的现在以及未来缺乏信心,导致了大部分纺织人都更加保守,有订单也不愿意接,有利润也不愿意去争取。只有海外疫情出现拐点,复工复产全面展开,市场信心才能逐渐恢复,并再次迸发活力。

来源:布工厂、中国绸都网、中国轻纺原料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化纤头条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转载或侵权,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V4BtXEBfwtFQPkdQr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