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汉人生活最残酷黑暗的一个时期,此时胡人纷纷南下建立政权,大肆屠杀汉人同胞,导致北方人口锐减四分之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禁不住会痛斥胡人的残暴和血腥,然而若论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西晋王朝的士族门阀制度,权力枢纽被世族把持,官场腐败黑暗,贤良不能为国出力。
东晋永和十年,东晋荆州守将桓温北伐,击败前秦付健,驻军灞上。此时一个寒门学子求见桓温,侃侃而谈国家大事,说到动情处此人一边扪虱一边高谈阔论,很多将领都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桓温却惊其才,授予其高级官职都护,邀他一起南下为国效力,但此人却认为在世族盘踞的东晋,自己地位卑微,很难有所作为,而跟随桓温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名节,所以了果断拒绝了桓温的邀请,此人就是前秦有名的丞相王猛。
王猛拒绝了桓温的好意后,就隐居深山,继续读书。后来受人引荐,结识了前秦明君苻坚。在苻坚的重用下,王猛大力改革国政,选拔贤才良将,使前秦国富民强,从北方一个小部落一跃成为雄踞北方的大帝国。
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以贩卖畚箕为业。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是一个上马可带兵打仗,下马可治理国家的复合型人才。王猛投奔苻坚后,为苻坚带兵出征,开疆拓土,扫平群雄,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人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不但精于谋略和用兵,而且善于识人,对朝中将领的忠奸都了然于胸。公元363年,前凉与前秦断交,陇西的郡守李俨也趁机反叛前秦。前秦天王苻坚怒不可遏,遣王猛率领精兵两万前往平叛顺便教训凉国。王猛领兵抵达陇西时,前凉王张天赐正率十万大军攻打李俨,想吞并李俨的地盘,李俨不敌张天赐,节节败退,困守孤城。
部将都力谏王猛即刻出兵攻击李俨,收复城池,然后击败前凉部队。然而王猛却笑而不语,让部队安营扎寨,不许出站,违令者斩,并对众将说:“吾军此战必胜,陇西之地可失而复得矣。”众将都大惑不解,因前凉出兵十万,军威鼎盛,很快将击败李俨,占据全部陇西之地,到时前凉将会聚合十万兵锋正劲之师与自己决战,而前秦则只有两万兵马,所以部将们都不明白胜利将从何而来。
前秦名将姜衡,邵羌都一脸迷惑,唯有姚苌频频点头,似有所悟。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襄与前秦作战被斩后,姚苌投降前秦苻坚。苻坚即位后,让他担任扬武将军,掌管兵权。姚苌为人聪颖多权略,不甘屈与人下,只是迫于前秦的强大才韬光沉寂,王猛看到姚苌悟出其中玄机,内心一阵不安,料到此人以后必将的前秦的祸患。王猛为给诸将打气,随后说:“若我所料不错,数日内必有好消息传来。”果然,没过几日,李俨因抵不住前凉的猛攻,遣人投降了王猛。
此时王猛整兵出战,对诸将说:“前些日我们如果攻击李俨,李严身为叛将,危机之下必然投降前凉,那样我们将尽失陇西之地,如果我们攻击前凉,必然两败俱伤,若李俨趁机袭击我军,我军危矣。所以我令大军原地驻守观望,示好李俨,就是料定李俨在破城被俘前必定会投降于我,如今李俨即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击败前凉,收复陇西,成败利钝在此一举。”
在王猛高超的谋略下,前秦军以少胜多,击败前凉,迫使前凉王张天赐臣服前秦。王猛收复陇西之地,将叛臣李俨囚回京师问罪。此后,王猛多次建议苻坚诛杀姚苌,铲除未来的隐患,但苻坚置若罔闻,继续授之大权。
王猛死后,苻坚发动全国精锐,攻打东晋,最终败于淝水,前秦实力大减。姚苌也在一次兵败后逃回渭北,自立为王,并蚕食攻占前秦的土地。385年,姚苌围困苻坚于五将山,将其缢杀在一座寺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