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攻克台湾的施琅,因何事与旧主郑成功决裂?该仇不共戴天

2020-06-20     新车测评

原标题:康熙年间攻克台湾的施琅,因何事与旧主郑成功决裂?该仇不共戴天

施琅,如果你熟悉明末清初的历史,那么你肯定会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他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单凭一件事情,他就可以名留史册。1683年,施琅率领清朝水师与台湾郑氏水师在澎湖列岛大战,一举击败台湾郑氏水师,之后施琅便一边武力施压,一边招抚,最终台湾的延平郡王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率台湾军民投降清朝,两岸归于一统。

施琅剧照

关于施琅此举是汉奸行为还是国家统一的功臣,历史上众说纷纭,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施琅的评价肯定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施琅在降清之前,在明朝的历程,也许看过这些我们能够理解他日后所做的一切。

施琅第一次在历史上崭露头角时,一般意义上的明朝已经灭亡(历史上通常认为明朝亡于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己,其实不然),此时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隆武帝在位期间。隆武帝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收复失地,但是却指挥不动手握重兵的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隆武朝首席大学士黄道周抱着一腔热血,于1645年七月组织了一支三千多人的部队,出福建意欲收复失地。

黄道周

当时的施琅还不过是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充当偏俾”随黄道周出征,施琅虽然年轻,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军事思想,他知道黄道周仓促组织的军队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要想穿过清军的封锁线和敌后的抗清势力取得联系,必须轻装简从,于是他便建议黄道周遣散军队,只带少数随从化装前往安徽赣州,与当地的抗清大部队汇合之后再以首席大学士的名义节制各地的督军和总兵,如此才是上策。但是黄道周却没有采纳这个地位低下的年轻人的建议,而是依旧带着他的三千散兵出征,结果没多久就被清军探知,黄道周兵败被俘,后被清朝杀害。

后来,施琅随着大部队奉郑芝龙的命令投降了清军,被编入大将李成栋的麾下,但是因为不是嫡系而不被重用。1648年,李成栋反清归明,施琅便回归了郑成功的麾下,继续为郑氏效力。虽然施琅凭借自己的才能在郑成功麾下不断升迁,最终被任命为左先锋,但是之后二人却出现了较深的隔阂。

1651年,郑成功打算离开厦门攻取清军控制下的潮汕和惠州等地,施琅认为清军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已经在广东站稳了脚跟,此时前去攻打不见得能够取得胜利,而且还有被对方攻取厦门的风险。于是,施琅便假称自己前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出师不利,希望郑成功能够重新考虑出征事宜。施琅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是郑成功却不理解其用意,而是以为他胆怯避战,存心扰乱自己的部署,便下令解除了施琅的左先锋职务。后来的事情果然如施琅预见的一样,郑成功虽然在沿海一带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却被清军攻占了自己的后方厦门,郑氏在厦门积攒的财物都被清军掳走,士兵和财物损失惨重。

1651年形势图

而最终让施琅和郑成功决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原本是施琅的部件,之前多有不法之事,而且是个见风使舵之人,他看到施琅被郑成功革除左先锋职位后便想方设法地投入到了郑成功的直接领导下,这让施琅很不爽,暴怒之下的施琅居然派人将曾德捉回斩首。这下就捅了一个大篓子了,施琅此举无疑是对郑成功权威的挑衅,试想一下,就算曾德投到郑成功直接指挥下,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郑成功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曾德此举虽然道义上不光彩,却也没犯什么大错。而施琅却将曾德斩首,一来曾德无错,二来施琅已经被解除职务,根本无权处置身为同僚的曾德,更何况将其斩首。

郑成功

在施琅将曾德斩杀之后,郑成功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觉得施琅有了反心,于是便下令将其抓捕,结果施琅居然奇迹般地逃脱了,而且成功地跑到了大陆、投降了清军,最终成了攻克台湾的主要人物。而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则没那么走运,二人被郑成功抓获并被处死,至此,施琅和郑成功便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也使得施琅死心塌地地为清军效力,最终成了康熙任命攻台的头号武将。

参考文献:《南明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V6D0HIBd4Bm1__Yjc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