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院线片里,最特别的一部,一定是《平原上的夏洛克》。
导演徐磊,籍籍无名。
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了业找了个清闲的国企,帮领导养小乌龟。
干了两年觉得不是个事儿,决然放弃了铁饭碗,跑去进修,上编导课。
就此开启了从摄影大助,到婚庆摄影,再到编剧的职业生涯。
演员,更是“敷衍”到了极致。
导演徐磊,回到河北衡水老家老家,叫上爸、妈、三四个把兄弟,卡司就成了,连名字都不带改。
全片,没一个专业演员,明星更是谈不上。
单纯看他们的脸庞,你就能看出来,他们都是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的朴实农民。
编剧也是徐磊。
受亲戚出车祸的故事启发,他写出一个98分钟的剧本。
前期,就连投资都是他自己。
这么着那么着,电影,就拍成了。
不光拍成了,还参加了电影节。
首映礼上,掌声雷动。
徐磊紧张:该不会观众全是托儿吧?
这,就是《平原上的夏洛克》。
“三无”,连诞生的过程看起来都有些荒诞,却能让吴京、郭帆、文牧野、姚晨、路阳、饶晓志集体发声推荐。
凭什么?
两个字——
扎实。
没有明星阵容的它,注定很难成为票房的宠儿。
但它的存在,有更深的意义。
它是一封告电影行业书。
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同行:
接地气,不能光凭想象。
黑色幽默,要落在实处,空拳打不得。
都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对许多越拍越“油”的导演来说,这是太难的一课。
01 荒诞
简单总结《平原上的夏洛克》,这是一个农民破案故事。
市场上,这样的设定扔出来,肯定会有偷懒的编剧打起小算盘。
人物反差感越强烈,影片概念就越亮眼。
从《风月俏佳人》到《重返二十岁》,商业喜剧,莫不如此,屡试不爽。
这个手法太常见,要让人印象深刻,难免还要想点出奇制胜的法子。
最偷懒的手法,就是把人物推向极端。
大胡子大烟斗扮相的农民福尔摩斯,和装傻充愣做啥砸啥的设定,听起来都挺有“笑果”。
真这么办,《平原上的夏洛克》就会成为一部平平无奇的国产烂片。
真正的《平原上的夏洛克》,没耍半点滑头。
它依然是荒诞的——
一般电影里的牛,都在田里;
这部片里的牛,竟然在天上。
老哥们出了车祸,要找肇事司机。
几个人一合计,竟然先找了神婆。
神婆老神在在,一定要把一个人支开,对另一个人附耳相授。
“天机不可泄露”,是也。
老哥们追查线索,翻墙进了中学,被保安满学校地撵。
三个年过半百的人,追逐着跑过写着高考誓师标语的横幅、踏遍写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楼梯……
镜头一转,人没了。
仔细一看,两张沾染着半个世纪风霜雨雪的黝黑面庞,穿着校服,混在高中生里,正跟着学生举拳大喊:“我要成功!我要成功!”
好不容易,在当地知名企业家的车上,找到了疑似肇事的痕迹。
费尽心机偷到了企业家的行车记录仪,里面的东西,可有点出乎意料。
想证明企业家就是肇事者,却没有证据。
老哥们还在医院里躺着,医药费马上就不够了,怎么办?
一合计,决定拿着记录仪里的黑料,讹钱!
等企业家真要送钱上门,一个想收,一个却怂了。
想收钱的,撒了个小谎,骑上三轮车就往约定地点跑。
却被一道土坡拦住,只好套娃式把村里的把兄弟找出来救急。
怂了的那个,发现另一人溜了,急了。
一段西部牛仔的配乐升起,骑上一匹马哒哒飞奔,这位名叫超英的老伯怕,真成了“超级英雄”。
好人和坏人的身份定位,在一场探案的过程中,数次转换,经常模糊。
荒诞得毫不费力,笑点浑然天成。
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却恰恰在于,它与”荒诞“正好背离的——
02 现实
平原上农民想当夏洛克,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生活所迫。
说起来,这片也算真实事件改编。
导演徐磊有次回家,刚巧一位亲戚出车祸住了院。
徐磊想报案,却被家里人拦住了。
理由很现实,没经历过的人却想不到:
不报警,自认倒霉,医疗费可以报销一个很大的比例;
报了警,就不能用医保。肇事者要能抓住,固然能理赔,要是抓不住,就全部医药费自掏腰包。
这位亲戚最后认了倒霉,没报警。
徐磊却被其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性迷住了。
这个现实根基,也就决定了,《平原上的夏洛克》不是一个空想着“正义”编出来的故事。
全片几个角色,没有一个将正义挂在嘴边,最常说出口讨论的,只有医药费。
中国乡土的人情味,都被揣在了心里。
只有在主角凑不到钱想便宜卖了家里的马时,一听说买家是做驴肉火烧的又死活要退钱时,同行的老哥吐痰被罚款,却自掏腰包时……
无声,自然,毫不刻意地流露出来。
这就够了。
这部电影里的人物,碍于素人的表演水平,也许说不上多么有血有肉。
难得的是,他们都作为一个个土生土长的现实人物,在本色出演。
老哥们出事的地方没监控,线索一度中断。
好不容易在附近找到一个监控,装监控的店家却不给查。
小地方都沾亲带故,男主角给表舅的四舅姥爷的儿媳妇(具体关系忘了,反正就这么个意思)打了个电话,事情就办成了。
进了城,又不一样。
一个有着万马奔腾塑像的小区,气势不一般,门禁更难进。
男主角的解决方案是,叫个外卖,给外卖小哥点钱,把外卖小哥的行头借来用用。
一个穿上了饿了么蓝,马上又叫另一份,这次是美团黄。
美团小哥将外卖送到穿饿了么制服的男主手里,脸上的表情,精彩无比。
嫌疑人之一的企业家,黑白通吃,既能在警察找上门时,把小警察训得抬不起头,被讹了钱,又能找到私人打手陪同前往送钱。
企业家心思多,和农民的简单淳朴相比,让人发笑。
当男主发现企业家不是自己要找的肇事逃逸犯后,马上收回了让企业家帮忙付医药费的心思。
企业家一听对方不要钱,却慌了。
带上一沓沓现金,又叫上一帮打手,死活要把钱递出去。
”买个心安。“他如是说。
农民单纯的正义观,他无法理解,更无法信任。
这样的现实感,不是真的曾经生活其中,根本无从描绘。
而如果不是已经浸淫几十年,也不能描绘地这么习以为常,云淡风轻。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轻,才能让每个中国观众,都毫不费力地在里面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生活的某一个切面。
而能在这样充满人情味的轻喜剧里看到自己的生活,可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
这样的国产黑马,真希望能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