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即是生活中所说的打嗝(下文均称呃逆),是指有气从胃中上逆,导致喉间不断发声,声音急促。呃逆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可以说每个人都曾有过打嗝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呃逆的辨证方向。
《景岳全书》:“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就是说呃逆虽都是由气从胃中上逆引起,但发症机理却有不同,只要能辨明其具体发症原由,对症理气,便可治愈。呃逆有轻重之分,若只是一时气逆,并无反复,就无需治疗,气顺自愈;若呃逆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就比较严重,需要治疗;而若是年老正虚,重病后期及急危患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症。
辨证及调理方向:
1、胃寒
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
调理方向: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2、胃热
脘腹热痛,或胃中灼热,食欲不振,喜冷渴饮,便秘尿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烦热不安。
调理方向: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3、气机郁滞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肠鸣矢气,苔薄白,口干口苦,呕逆吐酸,食欲不振,大便不爽,眠少梦多。
调理方向:顺气化郁,降逆止呃。
4、脾胃阳虚
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精神不振,头昏无力,脘腹不舒,面色毗白,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
调理方向: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5、胃阴不足
呃声短促而不得续,面红或热,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
调理方向:益胃滋阴,益胃生津。
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家切勿病急乱投医,任何症状都应辨证,身体不适时请咨询正规医师。文中处方并无具体用量,视个人情况适量加减,具体请咨询正规医师。
总结:
呃逆(打嗝)皆由气逆,但有轻重之分,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需辨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