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补气清暑 健脾祛湿

原标题:大暑养生|补气清暑 健脾祛湿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今年大暑正值中伏之前,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高温天气,此时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提醒市民,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易出现中暑等病。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大暑养生之预防中暑

当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患者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另外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进入夏季后,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暑热的中药,如金银花、霍香、薄荷、佩兰等代茶饮,也可选择一些中成药如霍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大暑养生之饮食调养

01

饮食以清淡为主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饮水多,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导致食欲不佳,加上睡眠不足,天热贪吃生冷食物的因素,如果再吃油腻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少吃油腻食物。

02

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

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清热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子、西红柿、绿豆、黄瓜等,还可用大蒜、姜、醋等调味品以增强食欲;健脾利湿的食物主要有冬瓜、苦菜、莲藕、薏米等。

03

切忌过凉饮食

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对过凉的冷饮、冰棒、冰啤和冰镇水果等均不宜多食。如冰箱里的西瓜,取出后不应马上吃,应在常温下放置一会儿再吃。因为大量过冷食物会造成胃肠血管骤然收缩,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胃肠痉挛 、腹痛、腹泻、消化吸收障碍。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和节制。

04

粥养

大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可以选择在早晚喝点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皮蛋粥等,既可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05

水养

夏季养生,水对于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根据民间经验,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

大暑养生之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提醒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集团治未病科目前开展的三伏贴、督灸、脐灸等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为扶阳固本第一要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需注意的是,每个伏天贴一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大家要顺应节气特点,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及时补充水分,顺利度过大暑节气。

供稿:治未病科 丁蕾

编辑:范晓苹 李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