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郑和公园,原名月山公园,位于昆明市晋宁区,因月山郑和故里,其父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于1979年改为今名。250余亩林园中,松林,柏林,果林郁郁葱葱;登高远望,景象开阔。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公元1371年生于今晋宁区昆阳街道。
郑和公园的建立,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位航海家的怀念。公园入口处高大的门楣上雕刻着千帆竞发,乘风破浪,向前挺进的图案,正象征着郑和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家民族创功立业的精神。
步入郑和公园正大门,拾级而上,在青松古柏丛中,5.55米高的郑和雕像屹立在三米高形似宝船船头的基座上,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左手持剑柄,右手握航海图,饱经风霜的脸庞气宇轩昂。右脚向前跨步,象征着冲破两千年的禁锢,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 郑和像后面刻有一组《开放先驱——郑和》八幅青色花岗石浮雕,再现了少年郑和与航海郑和当年的情景。
郑和公园坐落在昆阳镇的月山上,包括亭阁楼台,馆舍碑林,花木草坪,古址遗迹的大型景区。
公园内还建有"望海楼";以巨船形为底,楼设三层,其中陈列郑和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及有关史籍等文物,登上这座"楼船",可望五百里滇池,睹物思故,怀念郑和的感情油然而生……
航拍郑和“宝船”仿郑和七下西洋的大宝船而建的三保楼。
为纪念这位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航海事业,为发展中国和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的人物,郑和公园内,还立有"郑和纪念碑亭"和"郑和纪念馆"。
航拍郑和纪念馆,郑和纪念馆位于郑和故里-云南昆明晋宁,该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史料等再现郑和远航壮举,弘扬郑和文化精神。
郑和下西洋播撒的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的是先进的中国文化。郑和七下西洋,途径的东南亚、南亚、非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明朝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通过传播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并带去些先进的技术,深受当地人喜爱。
一个闭关锁国的古老国度出了一个放眼世界的开放先躯,真是国人的骄傲,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新建的青石浮雕长廊气势感人。
三宝楼的整体造型像一艘巨大的船体座落在公园南侧山坡,四周是百年松柏环绕及海棠坡地的烘托。
郑和故里,位于昆阳镇最高点,可俯看整个昆阳及滇池。
在郑和公园的山上,我们可以俯览晋宁县城和远处碧波荡漾的滇池。
空中远眺,欣欣向荣,正在发展中的晋宁县,郑和塑像前方是海天一色的开阔地带晋宁县,是一片正在开发建设的热土。
郑和公园随着晋宁新区在滇池南岸的开发,与古滇国历史文化城的兴建遥相呼应。
待昆明"环滇城市"建成之日,就是郑和家乡人民最大的荣光和自豪,这一天的到来应该不会太遥远了。
公园以郑和文化为主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设计上保留自然特性,注重人造景观,营造高雅独特、优美丰厚的景观环境,被列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名为“月山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