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近代建筑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友谊路,重建于民国二十五年,是西洋式或中西结合形式及各种变异形式的用近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德、俄、法、日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十余国在汉口建立领事馆,许多外国银行、洋行、商行、公司、工厂、教会在汉落户,因而城市出现大量西洋式或中西结合形式及各种变异形式的、用近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这些建筑显现出武汉的建筑乃至城市的风貌,构成了武汉既和谐又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矛盾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空间,其历史意义及文化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对于武汉还是对于全国而言,都有着典型意义和代表性。
汉口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130号(今一元路与沿江大道的转角处),1906年建成,为一幢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殖民地式”建筑,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1917年3月14日,中国北京政府宣布与德断交,领事馆关闭,现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楼。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143-144号,青岛路2号,建于1913-1920年,为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平面呈平行四方形,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占地35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4平方米。这栋大楼是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之一。汉口汇丰银行1868年开业,解放后1955年停业,现为光大银行使用。
汉口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129号(南京路2号)、沿江大道与南京路交汇处,现存大楼为1921年重建,为一座西洋式四层楼房。占地1189平方米,建筑面积4756平方米。汉口横滨正金银行1894年开业,1945年抗战胜利被中国政府接收,现为湖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使用。
汉口水塔位于江汉区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交汇处,是汉口近代消防标志性建筑物,1909年建成,主体6层,顶部建有塔楼,总高41.32米。占地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平方米。80年代初期,水塔停止供水,现辟为"水塔高场"。该水塔可覆盖全部租界区和老汉口中心区,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汉口水塔,在很长一段时期,它承担着消防给水和消防瞭望的双重任务。水塔塔顶的消防瞭望台,由当地的民办消防组织和保安会派出望丁4人,日夜轮流巡视。瞭望台设有警钟一具,重2240磅,现在此警钟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