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战“疫”线

2020-02-05   恩施新闻网

记者 付瑞勇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巴东县野三关镇龙潭坪村格外安静。

“抗击疫情是首要,全州人民要记牢。武汉返乡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一辆宣传车在村里循环往复。

驾驶员名叫黄厚刚,他是巴东县港航管理所副所长、地方海事处副主任,龙潭坪村驻村“尖刀班”班长。大年初一,他就进村和村支“两委”、“尖刀班”成员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一场保卫人民健康的战斗,我家五口人都加入了!”黄厚刚说。一家人第一时间赶到防控一线,成了战“疫”线上的特殊“家庭组”。

短暂团聚、匆匆告别:“我们要听党的号召!”

1月24日,黄厚刚一家5口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年饭。突然,黄厚刚的电话铃声响起。“老黄,新年好!明天一早进村,协助村干部抓好疫情防控,这事马虎不得!”电话那头是巴东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

那几天,黄厚刚的手机上经常弹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资讯。接到这个电话,他一点也不意外。

紧接着,另外4个家庭成员陆续接到电话或者短信,要求初一到岗执勤。

“我们5人中,有3人是党员,一人是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听党的号召。”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厚刚决定,临时开个家庭动员会,主题是“听党指挥”。

初一早上8点,一家5口分赴各自的岗位:作为驻村“尖刀班”班长的黄厚刚前往龙潭坪村委会,开始入户宣传;作为民警的妻子郑雪梅、儿子郑晖霖、女婿宋正政分别到各自辖区,负责疫情防控检查点、紧急事件处理等工作;在巴东县农村公路管理局上班的女儿黄荔坚守办公室,统计交通管制路段信息。

在生命线上逆行,黄厚刚一家人毅然选择集体奔赴战“疫”一线。

“我们村情况很好,一切正常!”“手套不离手、口罩不离口,我们防护很严。”“亲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微信群中,5位成员不时发问候、报平安。

线上发布、线下宣传:“一户都不能少,把防护措施装进群众脑子!”

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虽打破传统,却是疫情防控关键措施。

1月25日10时,黄厚刚驱车两小时抵达龙潭坪村委会,来不及歇脚,立马将4名“尖刀班”成员、4名村干部、2名村医编入疫情防控阻击战队。

一张“作战图”在黄厚刚脑中铺开:野三关镇是湖北省大西南的陆路咽喉,交通便利,人员流动性大;龙潭坪村由原龙潭坪村和白岩子村合并而成,全村11个组、379户1117人,地广人稀,疫情防控难度可见一斑。

一户都不能少!黄厚刚把10人战队分成6个小组,走村入户摸排信息、统计数据。两天时间,一张统计表出炉:全村武汉返乡、过境武汉返乡人员共计51人。

重点防控对象锁定了,“一定要把居家隔离、预防感染的知识和方法尽快送到群众家中。”黄厚刚迅速将战场转向宣传工作。

龙潭坪村平均海拔1200米,近期,因大雪天气频繁,乡村公路积雪结冰严重,成了入户宣传的“拦路虎”。

扫除防疫“知识盲”,阻击战才能“一盘棋”。黄厚刚和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必余主动提供私家车,车顶安上小喇叭,临时改装成宣传车。

两台宣传车从村委会出发,东西相向行驶,在村委会汇合,疫情防控声音响彻整个村庄。

“车子能到的地方,就用喇叭播放,不能到的地方,就走到群众家中宣讲。”郑必余说,车子挂上防滑链条沿路行驶,一趟下来跑了40公里,用坏了两副链条。

90后“尖刀班”成员向维维把疫情防控阵地转到网上。他通过手机微信建立了“龙潭坪村武汉返乡信息交流群”,每天早晨9点,重点防控对象准时在群中汇报体温值。同时,他还建立了“龙潭坪村宣传教育群”,适时向村民发布疫情防控最新资讯,引导村民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1月30日,村医万付金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主题的讲座,在“龙潭坪村武汉返乡信息交流群”开讲,51名重点对象在线聆听。

宣传车线下播送,专题讲座线上互动,一场线上线下同步展开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龙潭坪村拉开。

农历正月初四,本是村民许明菊儿子杨忠金的婚礼。经工作组讲解政策、分析形势,许明菊立即取消婚宴:“不能因为我儿子结婚,害了亲朋好友。”

目前,该村村民取消整酒2起,“不串门、宅在家”成了今年过年的共同选择。

干部用心、群众有心:“干群站成一条线,众志成城战疫情!”

“班长为民守健康,夫妻双双上战场;儿子女儿同女婿,都在战‘疫’一线忙……”1月29日,黄厚刚手机上收到了退休教师郑振炯发来的“打油诗”。

年过五旬的黄厚刚,自诩“心若磐石”,13行、180余字“打油诗”却戳中了他的泪点。

黄厚刚说,初一进村时,水管冻结,没水做饭,每天吃三四桶泡面,还是感到饿。高山地区潮气重,睡觉前要把湿润的床单放到火炉前烤干,才能睡得暖和。

“条件再苦,也要迎难而上。”驻村队员向维维说。阻击疫情,10名队员挺进疫情防控一线,用真心换来了民心。

“你们最辛苦,大过年的还在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武汉返乡人员郑艳英在微信群里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组点赞。

干部用心,群众有心。在龙潭坪村,从被动到主动,疫情防控阻击战渐变成“全民大会战”。

“这才是真正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不是喊口号,而是真行动。”村民邓中应很少玩微信,但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感言。

黄厚刚说,龙潭坪村通过驻村“尖刀班”成员、村支“两委”干部、村医近一周的努力,重点防控对象严格落实了居家隔离,知识宣传实现了全覆盖,真正做到了防疫“一个都不少”、抗疫“一环都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