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大师俞振飞,一生五段婚姻,可叹今生谁能留住他

2019-09-11   听戏APP

二十年代初,当俞振飞首次在上海演出之时,际遇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却收藏了一场失败的婚姻。

俞振飞的初恋名叫谢佩贞,哥哥谢绳祖正是俞粟庐的弟子。谢佩贞能书善画,受了哥哥的影响,也钟情于昆曲。俞振飞常到谢家教曲,天长日久,两人渐生情愫。谢佩贞向母亲表达了愿嫁俞振飞的心愿,却不想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奈何谢佩贞对俞振飞痴情不改,老夫人为了斩断女儿情思,便请正在谢家教画的画家冯超然帮忙。

冯超然想到自己有个表妹范品珍,父母双亡无亲无故,如果能嫁给俞振飞也算是有个依靠。但是他知道俞振飞心里装着谢佩贞,直接谈婚事肯定不成,于是亲到苏州向俞粟庐提亲。

当时俞粟庐已经76岁,急于后代延续香火,根本不了解儿子的感情生活。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俞粟庐代表儿子应允了亲事,俞振飞与谢佩贞的姻缘,还未开放,就已凋谢。

1923年,俞振飞奉父命娶了范品珍,谢佩贞也琵琶别抱。但她嫁人以后一直不与丈夫同房,夫家以为她有生理问题,过门一个月就离了婚。从此,她长居娘家,终身没有再嫁。

而俞振飞呢,婚姻也非出于己愿,大多数时间居于上海,把新婚妻子晾在了苏州。一年后,范品珍生下一个男孩,却因“胎毒”之病仅三日就不治身亡。好在隔了一年,范品珍又生下一个儿子。但夫妻间的感情,却并未因此回暖,而是日渐冰冷。

1935年12月,二度加盟“秋声社”的俞振飞随程砚秋到上海演出。有一天,刚刚散戏,俞振飞与程砚秋从后台出来,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女人揪住,又哭又闹。定睛一看,原来女人就是原配范品珍。

范品珍原本住在苏州俞氏老宅,后来俞粟庐去世,俞振飞将范品珍和继母接到了上海,租了房子,每月给生活费。但是因为婆媳不和,俞振飞的继母又回到苏州居住。范品珍爱打麻将,生活上也没什么收入,这次是输光了钱,听说俞振飞到了上海,所以跑来找他。第二天与律师商谈,最后由俞振飞支付四千块给范品珍作为赡养费,并领回儿子,结束了这段从一开始就种下不幸种子的婚姻。

结束了上海的演出,俞振飞随剧团回到北平。他原来在北平订下的房子已经被人变卖了,需要安身之所。俞振飞与素有京剧“通天教主”之称的王瑶卿交往,在他家里结识了黄蔓耘。黄蔓耘是上海人,丈夫在北平铁路局工作。黄蔓耘和丈夫在北平有一幢花园洋房,后面还有五间中式平房。

黄蔓耘听说后,主动借出中式平房给俞振飞父子居住。黄蔓耘是新女性,念过大学,思想开通,又多才多艺,通书法、绘画。俞振飞住到陈家后,她向俞振飞学习昆曲,还亲自为俞振飞设计戏装。

黄蔓耘与丈夫感情不和已久,两人婚姻名存实亡。她与俞振飞日久生情,后来干脆公开同居。她丈夫对此也不闻不问,后来另娶了夫人到台湾定居。黄蔓耘则一直跟随俞振飞,两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

1940年,在上海演出的俞振飞,又遇到了一位故人。这位故人就是俞振飞曾经的侧室陆佩贞。当年陆佩贞离开俞振飞再嫁,不想再嫁的丈夫过几年又将她抛弃,走投无路之下沦落风尘,落入四马路的“长三堂子”卖唱。她知道俞振飞来上海演出,马上在更新舞台附近租了一个房间,与俞振飞同居。在北平的黄蔓耘听到这个消息,也急忙赶到了上海。

一个是曾经的侧室,对自己一往情深;一个是生活中的伴侣、艺术上的知己,俞振飞陷入到两难的抉择中。最后,在律师的公证下,他决定与陆佩贞结束关系,并提出可以出一笔钱作为补偿。但陆佩贞并没有要赔偿金,她默默地在公证书上签了字。多年后,陆佩贞移居香港。

1980年年初,已经79岁的俞振飞,又与程派名角李啬华结合。在这位比自己小27岁夫人的陪伴下,俞振飞走完了后面的人生旅程。

阡陌上,意徘徊,古道边,长等待,千年回眸,百年孤独,心无羁绊处,只是我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这就是俞振飞的戏曲人生。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