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聪明,所以经常有家长会带还在参加早教班,让孩子参加训练营,平时饮食中也让孩子多吃核桃、鱼类等,都是希望还能能够变得更聪明。因为家长都清楚的知道,孩子脑子的聪明,不但有先天的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与学习。
哈佛研究表明,儿童大脑发育也是有发展规律的,有三个发育黄金期,而且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不再有了。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要遵循儿童大脑发育规律,抓住黄金时期,训练孩子的大脑,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会有好奇的心理,因此孩子比较擅长的行为就是模仿,当他像大人一样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异常兴奋。而且,在与其他同龄孩子在一起时,比较喜欢竞争,无论是争玩具还是比谁跑得快的时候,都是孩子乐于竞争的表现。
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就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当孩子在模仿正确的行为时多夸赞孩子,当与其他孩子竞争看谁吃得多时,多鼓励自己孩子,更有利于训练孩子的大脑发育。
在孩子5岁到7岁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拖沓,没有小时候那么积极了。而且在让他与其他孩子竞争时,他的竞争意识变得比较淡薄,甚至不屑于去竞争了。
当你让他收拾玩具时,他会一动不动说出:等会我再收拾,你再次提醒,得到的回应是一样的,都是“再等一会”。
拖拉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开发,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行为特点,用恰当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行动力和行为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如果你在5分钟之内把玩具归置到原处,可以奖励你1朵小红花,集够10朵花可以找妈妈兑同等价值的零用钱。这样孩子能够心甘情愿地快速完成任务。
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大脑,孩子大脑发育将潜力无穷。可能你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配合老师和家长了,对布置的任务也会爱答不理,出现厌学的行为。
这时候,家长就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法和相处模式了,不能再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了,你越比孩子就会越泄气。所以,家长要找到能让孩子舒服一些的沟通和相处模式,在不影响孩子自主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主动去帮孩子解决一部分难题。
1、孩子专注的时候不打扰
孩子专注得观察事物或者在专注的想象时,家长不要过去打扰,这样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有时候孩子在认认真真玩玩具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拿起来玩具告诉孩子:“你看,不是你那样玩的,应该像我一样这样玩。”这种行为就是打扰了孩子的想象力,没有谁规定玩具就一种玩法,玩具在孩子手里,孩子能玩出多种玩法,不是很好吗?没必要非要按照成人的思想来看问题。
2、不过度保护孩子
有很多家长现在对孩子都处于过度保护,生怕孩子会受伤,会有危险。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也会经历一些坎坷,倘若父母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经历这些磕磕碰碰和挫折的话,孩子永远学不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时候家长也要学着放手,让孩子自己经历、学会解决问题。
3、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家庭不和睦,那孩子就会在家里感到压抑,很容易就形成叛逆的性格,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学习都很不利。
如果家庭和睦,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鼓励成长,那孩子就没有了干扰,就能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学习了。
对孩子来说,大脑发育的三个黄金期弥足珍贵,家长可要好好珍惜,把握好关键时机,帮孩子塑造最强大脑,错过了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