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巴
这边,间谍茶杯隔空拷走电脑中的机密文件,那边,国安战士们用液体追踪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犯罪分子。这边,间谍带着人皮面具上阵威胁,那边,国安战士已经伪装身份秘密潜入调查……
短短十几集间,《暴风眼》就呈现了诸多意料之外的高密度情节。正反双方一拉一拽间,抖落出埋藏更深的阴谋,逐渐显露出真面目。
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谍战剧,《暴风眼》是市场上少见的当代国安都市反谍剧。
一直以来,谍战剧都能凭借着紧凑的节奏、高密度的剧情设定和戏剧冲突,吸引观众的注意。但在谍战剧逐步在走向成熟的同时,对精品的大批量复制和模仿也难以避免。
《暴风眼》以探索创新型道路,刷新过去的陈旧印象,让观众重新感受和平年代国安战士们的付出。
抽丝剥茧,寻找叙事新切口
《暴风眼》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
一个自国外入境的间谍,牵扯出隐藏在背后的重重谜团。看似毫不相干的普通职场白领们,却也与这起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安战士顺藤摸瓜,一明一暗并肩作战。魑魅魍魉的真面目逐渐显露。
21世纪的中国电视剧文化市场,谍战剧异军突起掀起一股强有力的浪潮。以为国家安全尽忠职守、无私奉献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替代当年浓厚的阶级斗争氛围和意识形态的宣扬,这是中国谍战剧的一大特色。
但相对于特殊年代的故事,国家安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多数人显得陌生又遥远。这是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的类型。国安神圣、神秘又低调,讲究的是隐秘侦查。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谍战剧不再仅限于国内的冲突,而是放眼更广阔的格局。
这也意味着,突破传统的谍战剧鲜明的年代感,以当下语境为观众展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难度之大。总编剧梁振华曾在采访中提到,该剧自2010年起开始策划,剧本创作历经9年,期间曾五易其稿。
近十一载,《暴风眼》才最终成型。这也是梁振华继《密战》后,时隔近十二年再次挑战这一类型作品,其浇筑的心血可想而知。
从最终呈现的版本来看,《暴风眼》整部剧虽围绕鼎华集团展开,但剧情仍让人目不暇接。千丝万缕的线索仍揉在一起,谜团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陈灿、贾长安、苗焕阳先后折戟,真正的boss依旧隐藏在幕后。
与此同时,高密度的信息被注入剧情之中,随着线索的进展,值得观众一看再看、再三玩味的情节,就不在少数。
前脚,陈灿在潜入鼎华采用的“隔空拷贝”方式,将一个茶杯放在电脑旁边,不消几分钟就隔空拷走了电脑内的机密文件;后脚,国安战士们就用不会被察觉的液体追踪器放射性同位素,配合“天眼系统”追踪真人。
这边,在境外势力察觉到安静带领着团队调查长安科技时,迅速灭口贾长安;那边,马尚就以人事主管的身份潜入鼎华集团内部,与安静配合打了犯罪集团一个措手不及。
双线推进,《暴风眼》处处留有伏笔保持悬念,伴随一个问题的解开又有新的问题浮出水面,荧屏外的观众也在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而心惊肉跳。平静的海面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暗礁?国安战士们面对如此庞大的犯罪集团,又当如何解决危机?
明暗交织,织就一张悬疑大网
除了所面对的险象,国安战士的形象,也与普通观众的以往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说,“这个奔腾向前的时代,像一艘大船,载着我们在深不见底的海上航行,航流所向,也许潜流深涌,危机四伏”,那么国安战士们,就是汹涌浪潮里逆行者。在这一基础上,《暴风眼》中的人物塑造,便也多了些不同寻常的创新意味。
江湖惯例,先说说国安团队。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队伍,那大概就是成熟。
国产剧偏爱展示普通小白的成长心路历程。的确,与英雄式人物不同,小人物为了保护身边的亲人、朋友,最终完成自我成长的设定往往更接地气,能够引发观众共鸣。但对于国安这一题材而言,站在第一线的战士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点点进步,他们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实打实的线索,捉出背后的那只“鬼”。
自出场起,双清市国安局侦查科科长安静便是一幅能够独当一面的模样。她是少见的女侦查科科长。面对早已经过上岗培训、经验丰富的间谍,她也能从容指挥。即便行动失误,她也能迅速找到原因所在,并进行最大程度的补救。
总局特派的马尚,拥有丰富的反谍经验。十年北漂后被调回双清,带着一位技术人员便能打得间谍们措手不及。伪装进入鼎华集团时,也同样游刃有余,连安静都心甘情愿地听取他的意见。
由他们所带领的两支队伍,也并不是背景板。杜猛干脆果断,赫子轩技术高超,老六迅猛敏捷,小李胆大心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当他们开始执行任务,每个人都是毫不犹豫、无畏付出的战士,一同在明面上和暗地里凝结成一张密不透风的侦查大网。
而隐匿在鼎华集团内部企图窃取DS材料人工合成技术的“沉睡者”们,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剧集最初出场的陈灿已是反侦查经验十足,后续的苗焕阳更是老谋深算,更不用说隐藏在背后的周恋与乔西川。一个表面是美艳妩媚,以闺蜜身份潜入苗霏身边;一个顶着徐鹤的人皮面具招摇过市,一次次威胁着苗家父女。而剧集发展到现在,马尚的父亲马骏海似乎也被卷入了鼎华集团的漩涡之中。
强强对抗,《暴风眼》令观众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这部作品的悬疑感完成了又一次的升级。
不刻意不煽情,心酸背后有真情
在成为国安战士的那些年里,除了侦破大案时的荣耀,身为普通人,他们也必曾忍受过漫长的孤独。
由于国安工作的特殊性质,他们往往要隐姓埋名。马尚为了任务从北京归来,却连和母亲一起出门买菜这样平凡的小事,都让他时刻精神紧绷,注意着身边每一个可疑的人。
同样的情况,在安静身上也常有出现。十年前,面对恋人,她不辞而别,退学进入警校;十年后,面对母亲,她工作的挫折也只能缄口不言。
高密度信息下生活着的国安战士们,所面对的压力、辛酸与孤独,常人无法想象。在刚刚回到双清时,马尚向宋局坦陈:“我负责的工作,主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扮演别人,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自己神经一直绷着,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其实我有时候特别焦虑,哪怕自己做个饭、洗个衣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会认为,自己因为这个工作已经不正常了。”
也正是因为,当《暴风眼》着笔于国安战士平凡的一面,讲述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时,才会显得尤为可贵。
当安静忙碌一天下班回家,等待着她的不是冰冷的房间和任务失败的挫败,而是早早过来为她做上一碗打卤面的母亲。而她所关心的,也不是任务,而是女儿安危:“具体细节妈就不问你了,你能不能告诉妈这次行动危不危险?”
当马尚因保密工作而提出想要自己独居,父母立马反对,“管你吃,还给你洗衣服,这不比你一个人在外边饥一顿饱一顿的强啊”。对父母而言,马尚有何种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都远没有他的健康、幸福与快乐重要。
源于生活的三言两语,让观众与“陌生”的国安工作者的距离不断缩小。他们是战士,但也是普通人。爸妈催婚大法一上阵,再厉害的国安战士,也只能无言以对;在“你就算六十了,不也还是我儿子吗”的“秘密武器”面前,他们也不知如何“反击”。
没有人是天生的战士,在工作之外,也渴望享受着那些平凡的点点滴滴,但总要有人在背后负重前行。
一如剧集最初那段旁白:“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延续着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人决绝地悍守正义,也有人跌落罪恶的深渊。一时的宁静,并不意味着危机远离,当你正安享这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就站在暴风的中央。”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总编 | 韩英楠
编辑 | 青禾
校对 | 栗子
热文
张雪迎:期待、享受、满足,在表演的世界里舞蹈
为什么你的抖音号始终无法变现?
《乐队的夏天》:“解药”还是“毒药”?
END
合作交流
微信:hanyingnan123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ABA-XcBMMueE88vlW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