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效率低下,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就是灵丹妙药!

2019-10-30   半支粉笔

孩子上了初中,大多数都会感觉到学习吃力起来,比起小学的学习,课程多了,内容也难了,许多家长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家孩子小学是好学生,初中就成了学困生了?”究其原因,我觉得孩子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形象思维层面,没有培养好孩子的抽象思维。尤其是我们山区的孩子,学习知识只注重死记硬背,不会开动脑筋,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试的时候碰到换了一个问法,就不会了。

尤其是到了初二,多了物理这门功课,加上数学也难了,再用以前的办法明显不行了。所以,父母应该对抽象思维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觉地采取措施,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更加聪明优秀。

孩子思维的成熟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由蒙味走向文明的缩影。一开始,孩子肯定只会形象思维,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然而生活能使孩子们学会抽象,比如小宝宝淘气,用手触摸火炉,结果烫起几个泡。有过几次教训后,他就不会再触摸任何火炉包括那些不曾烫过他的火炉了。他显然自发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朦胧意识:那些东西也是火炉,也会烫人的。这种朦胧意识十分可贵,因为他已经自发地从同类事物的个体中抽象出了该类事物的共性。

不过,如果仅靠自然形成,没有足够的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就会相对缓慢很多。对于初中学生,父母则完全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1.教孩子学会归类整理。

父母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也就是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对于初中学生,父母要让孩子从整理自己的内务开始,布置自己的房间,收拾属于自己的物品,归置书包书桌,父母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亲自动手,通过有条理地整理,慢慢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带孩子见识神奇奥妙的科学世界,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去外面走一走,看看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认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带孩子参观科技展,文艺演出,魔术表演,数理化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开动脑筋,遇事喜欢思考,能够发展孩子的抽象思维。

3、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孩子。

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和孩子交流互动,不能问孩子的成绩、隐私等忌讳的问题,可以拉家常地问一些琐事,也不能太严肃了,这样会引起孩子的提防和反感。问孩子一些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在开心快乐地亲子活动中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问孩子一些谚语,比如“蚂蚁搬家,会怎么样啊?”“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样说?”,当孩子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了的时候,父母要及时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孩子就会更加喜欢动脑思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孩子的抽象思维,养成孩子勤动脑的好习惯。

4、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

游戏是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孩子的活动变得更复杂,其思维发展水平更高。如通过搭积木、玩魔方、走迷宫、下棋、拼拼图等玩具类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对空间、规则等方面的认知,从而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可以在家中创设一些小游戏,准备三颗糖,一颗硬糖,两颗软糖,给两个孩子每人发一颗,让孩子判断每个人分别拿着什么糖,孩子就会思考,我的是软糖,妹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明她拿的也是软糖,那幺爸爸拿的一定就是硬糖,妹妹胸有成竹,说明爸爸拿的是软糖。通过这个游戏,就可以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