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好战的世界大国了,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很少有主动进犯其他国家的战争发生,更没有如亚历山大、拿破仑式的“远征”。从古至今,中国的“活动范畴”基本上全部都是在亚洲地区。然而,在五十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却与一个遥远的非洲国家打过一场战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遥远的非洲(图来自网络)
误上美国“贼船”的非洲国家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并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威胁利诱,因而很多国家都上了美国的贼船,同意和美国共同组成“联合国军”——抽调军队到朝鲜和中国作战。最终,“联合国军”除美国与韩国外,还有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等15个国家参与,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总司令,趾高气扬地杀向朝鲜战场。
麦克阿瑟(图来自网络)
“联合国军”中,有俩个是非洲国家:南非和埃塞俄比亚。就这样,原本和咱们远隔千万里之遥、而且“前世无冤,后世无仇”的俩个非洲国家,竟和中国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了。
埃塞尔比亚参战缘故
南非支持美国并参与朝鲜战争并不奇怪,因为它尽管是一个非洲国家,然而南非那时候是由白种人主导的,是白种人的天下,和美国当然是同一鼻孔出气的。但埃塞俄比亚却是一个东非国家,地道的黑非洲,那为什么还要出兵和中国为难呢?事实上这同样是有缘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整体实力衰退,美国便趁机将势力伸到埃塞俄比亚,“无偿”地给了埃塞俄比亚很多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目的是要将埃塞俄比亚建成干预非洲的基地。
埃塞俄比亚(图来自网络)
因美国的慷慨“帮助”,所以当朝鲜战争爆发后,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决定“知恩图报”;别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军火大力全方位装备了埃塞俄比亚,所以其国民认为自己的军队十分强悍,造成其国内社会舆论求战呼声十分高昂,认为击败中国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再加上美国不遗余力怂恿埃塞俄比亚军方,这更使埃塞俄比亚举国上下都膨胀起来了。于是,埃塞俄比亚皇帝便抽调一个步兵营,信心满满地参与了对中国的战争。
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来自网络)
朝鲜惨败
1951年7月,埃塞俄比亚步兵营抵达朝鲜。歇息了一年多后,1952年10月埃塞俄比亚营总算收到“联合国军”指挥部的命令:让其配合韩军攻击上甘岭。浑浑噩噩了一年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听到这一命令后异常亢奋,他们准备要好好地“教训”一下中国志愿军,并期望一战而闻名于世!
志愿军在上甘岭(图来自网络)
一天天刚刚亮,韩国军队和埃塞俄比亚营发起了对中国志愿军的攻击!刚开始时他们十分兴奋,也十分“英勇”,没命地往前冲锋。但仅仅数分钟后,他们此前的自信便被志愿军打的荡然无存了,因为还没等他们看清楚志愿军在什么位置,就被打的晕头转向,懵得一塌糊涂!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早已被美国炮火狂轰了几个小时的志愿军,为什么还有如此强悍的战斗能力?
6个多个钟头的战斗,埃塞俄比亚营便阵亡了657人,占其总人数的十分之六、七,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自此,埃塞俄比亚军队心理彻底崩溃了,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都不敢再和中国军队交战了!
不打不相识
幸存的军队返国后,埃塞俄比亚举国上下一瞬间改变了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甚至于他们的皇帝还最先为自己当初的轻率决定作出深刻“检讨”。随后,埃塞俄比亚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化——决定对华友好!
总理非洲之行(图来自网络)
结 语
敬爱的周总理在1971年亲自与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举行了会晤,两人相谈甚欢,双方决定加强各方面的相互合作。此后,两国关系一直良好,并友好至今。对此,你有何评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