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童消费在家庭生活中的支出比重逐渐攀升。当下,80后、90后父母成为儿童消费市场中的“主力军”,他们把消费习惯、教育理念等传导到消费端,譬如追求体验性,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及艺术教育等,这些需求引发了供给端的同频共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嬗变。通过实地踏查,记者发现,目前长春的儿童消费市场颇有热度。
某商业中心打造了大型室内游乐场
纵观各大商业中心,多种儿童消费业态集聚发展,覆盖了0-12岁儿童的衣食、玩乐、教育,对客流量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继零售和餐饮业态之后,成为又一重量级消费板块。
某商业中心一角
每逢周末,家住绿园区的董女士都会和家人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去早教中心上课。早教中心在离她家不远的一处城市综合体3楼。4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时间刚好是中午,董女士一家会在综合体中找一家饭店用餐。饭后,如果有购物需求,早教中心的同层有儿童服装店和玩具店,还有各种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这里基本可以满足董女士一家玩乐、衣食的全部消费需求。
某商业中心一角
这样的“一站式带娃消费模式”受到时下不少年轻父母的欢迎。儿童消费业态较集中的商业中心对80后、90后父母更具吸引力。
通过对长春市场的观察,记者发现,近一两年内新建的城市综合体多将儿童消费业态列为重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一些运营多年的商业中心也纷纷调整布局,围绕儿童消费业态进行升级改造。总体来看,扩大规模、丰富业态类型、延长顾客驻留时间是主要发展趋势。
位于长春市高新区的某城市综合体于去年年底开业。记者看到,整个二层和三层都以儿童消费业态为主,聚集着众多知名儿童教育品牌、大型儿童主题乐园、儿童游泳馆、亲子餐厅、进口母婴用品店等。此外,还融入了美容美发店,与儿童消费业态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记者发现,美容美发店内的很多消费者都是带孩子来上课的妈妈,利用空余时间进店消费。
记者在朝阳区某运营多年的城市综合体中看到,二楼的儿童乐园区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来设置的淘气堡项目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儿童消费需求。几个月前,商场对该区域进行了重新招商和布局,引入了婴儿游泳馆、大型儿童主题乐园和儿童室内滑雪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儿童消费业态,以期带动客流,增加商场人气。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徐慕旗 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