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围脖
早期船只军舰使用的船锚一般只是一块大石头,后来发展到了有了一定抓地性能的钢铁船锚,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船锚使军舰与海底之间形成摩擦力和抓力,从而达到稳定船只静止的目的,当然了船锚的长度是必须要大于水深的。
那在大洋深处的军舰保持静止的时候也是利用船锚来稳定的吗?当然不是了,军舰一般是在浅水区域的港口基地或者训练海域静止时才使用船锚固定,而在深海区域,是绝对不会使用船锚来静止船只的,因为船锚是非常粗犷沉重的,而且船只越大船锚就越粗,如果在深海处使用船锚固定,就要把船锚打造的非常的长,其巨大的重量是船体和起锚机是无法承受的,比如美国的尼米兹核动力航母的船锚也不过几百米,但是重量就已经达到了500吨,如果让尼米兹核动力航母利用船锚在太平洋最深处静止稳定,那么使用的船锚必须要在5000米以上,那么重量将会达到惊人的10000吨,再说了,太长的船锚下放和收起的时间都会很长,还容易在深海卡住巨石,极大的影响军舰的机动能力。况且在使用船锚来维持静止的时候,军舰的动力系统是要全部关闭的,如果遇到突发军事情况,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军舰在大洋中怎么保持稳定静止呢,首先明确一点,早期的军舰在大洋深处都是无法稳定静止不动的,需要在某个地点停止的时候也只是在海浪中飘着,而飘着的军舰是利用舭龙骨以及被动式的减摇鳍来保证军舰不会随波逐流甚至是翻船。
而目前军舰大多采用的是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明出来的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包括推力装置、动力装置以及控制部件和中央控制系统,可以说是相当的智能,它可以自动分析军舰周围的海域环境,包括风速风向、海水流速流向、水深等等信息,然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信息并且向其它装置下达指令,产生可以抵消环境影响的反向推力,军舰就可以稳定的静止在海面上。
后来的我国也攻克了技术难关掌握了军舰动力定位系统,而且随着中国在海洋采油方面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又掌握了动力定位的浮托安装技术,2014年,在南海深海海域利用此技术成功安装了重达1.3万吨的海上采油平台,创造了世界纪录。近期,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团队又研发出性能达到世界一流的DP3动力定位系统,这款动力定位系统被称为中国的定海神针,无论是应用到采油工程上还是军舰上都可以带来质的提升,目前包括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都表达了与中国团队展开合作或者是直接购买此动力定位系统的意向。
今年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大运之年,除了国产航母001A即将服役以及DP3动力定位系统的横空出世,中国海军军工企业又成功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掌握了军舰"不倒翁"的技术,研制出了具有自动扶正性能的06117舰艇,经过试验,这款舰艇在快速行进或者是风浪中歪倒都可以自动摆正,而且它具备高速、隐身的性能。为中国海军的发展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