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格就这样,没有办法”。简单的一句话,常常是事情的转折点,不过不是转向推进,而是转向放弃。
不少人都会困惑于自己的性格,总会被人指出,或者自己认为自己性格不好,甚至是性格缺陷:过于软弱,过于心软,过于固执,过于内向,过于外向……
遇到一些事情后,更是会苦恼于自己的性格,似乎认为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在毁了自己,但是想改正这些性格缺陷,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都定型了二三十年来,谈何容易。
但是仔细想一想呢,人的一切行为,只要不是被强迫的——哪怕我很憎恶去酒吧,但是被人用枪顶着,我也必然去酒吧——,都是他的思维的体现。习惯,也是因为思维引起的动作重复,然后进入到潜意识而已。
就能知道,性格只是人的行为的表像而已,本质却是人的思维。所以性格差别很大的人,他们都能在同一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看看马云和马化腾就知道了。但是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核心思维却是很相近的。
一个性格很活泼外向的人,会去酒吧猎艳,找到他当晚的“一夜新娘”;一个性格稳重内向的人,也会去酒吧猎艳,找到他当晚的“一夜新娘”。完全相反的性格,完全相同的结果,就是因为性格只是表象,本质却是思维——“夜夜都是洞房花烛,人生当如此享受。”
性格缺陷没那么大,而且过白了则不够黑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有某些缺陷的话,不要紧张,改不了也不要难过。因为自己的缺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大到别人不可接受。
人是社交动物,只要不严重影响自己的社交,就不用整天痛苦于自己的性格,而是应该回到本质,回归到自己的思维上来。思维理顺了,对于达成事情,性格都不是大问题,而且思维理顺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性格也会在忽白忽黑得变化,这个后文会再讲到。
(1) 苦恼于自己性格内向,那问问自己,已经严重到自己都不敢跟认识的同学、同事、朋友、家人讲话了吗?——几乎没有这样内向的人,那么就不要苦恼于表象了。
而且内向有内向的好处,内向的人更不夸夸其谈,更显稳重,更能少用嘴巴、多用耳朵来倾听,更能赢得一些人的好感;内向的人选择朋友更谨慎,就更少出现被人戏耍玩弄的情况;内向的人更能精心做事,能更专注得做事,而不是到处广播……
(2) 苦恼于自己性格外向。那问问自己,已经严重到自己跟任何人都马上打得火热,从而结交和认识很多不该认识的人了吗?——几乎没有这样外向的人,那么就不要苦恼于表象了。
而且外向有外向的好处,外向的人更显得活泼开朗;外向的人更能在新环境中,快速认识一些人;外向的人更能表达自己……
性格主导?目的主导?
既然说到了(1)不要苦恼于自己是什么性格,(2)自己的任何性格如果看到了不好的方面,也一定要去看到好的方面。(3)性格只是表象,本质却是思维方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生活、工作、家庭,应该如何不用纠缠于性格,而是直指本质呢?
答案很简单:人,去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那么就把自己的做事放在目的达成上!
爱民如子的将军,却是慈不掌兵
看看那些伟大的军事家,看看那些伟大的企业家。我们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别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本质的共性:按照目的达成来主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目标驱动型”。
伟大的军事家,企业家……我们都会发现,他们很重视对士兵、员工的体恤、关注,但是他们却又是不讲人情的,和他们性情不对付但有才的人,他们会启用;和他们性情相符但有才的人,他们也会启用;和他们有个人仇恨但无能的人,他们会解雇;和他们有个人恩情但无能的人,他们会解雇……
他们的做事,全然是靠“目的达成”来主导,不关乎性格,不关乎恩仇。
而且这种所谓的性格,是在变化的,因为性格只是表象,本质决定表象。所以这些领袖,内向的人却又让人觉得还是蛮外向的,外向的人却又让人觉得还是蛮内向的;平和的人却又让人觉得还是蛮严厉的,严厉的人却又让人觉得还是蛮平和的……
不信可以试试,从今天起,你就刻意培养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一定要把目的达成!——你就会发现,经过练习后,面对各种场景、问题,你不会再想到自己是什么性格,你的性格会是变化的,既可以是内向的也可以是外向的,既可以是严厉的也可以是平和的。从这点来说,你就更不会苦恼于自己是什么性格了,因为你的性格服务于目的的达成。
关注人生目标,解决重大问题,这比天天盯着自己的性格缺点重要得多!而且性格是两面性的。温和的人不坚决、不锋利,坚决的人不近人情,明白人都知道,绝大部分人都是拿利益来取舍的,有利可图,踹着不走;无利可图,求着不来。盯着目标的人,没有必要打磨自己的菱角来适应他人。关键还是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放在达成人生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