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金寨那些神秘动人的传说

2019-09-08     视觉金寨

金寨位于大别山腹地,山峰奇峻,水流婉转,自古以来就神秘的山水之间流传着众多动人的传说!

梅山的传说

梅山濒临在史河的峭壁上,岩石裂坟如朵朵梅花,帮称梅山。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巢与王仙芝相约联军攻河南,行军到梅山,为唐军围困,久不得脱,黄巢令军队撒米粮于山坡、道路,唐军疑黄巢军粮充足,解围而去,后人称这里为米山,后谐音为梅山。

梅山湖的传说



相传在北宋年间,民间有九个强盗,他们居住在湖中间的一个山头上自封为东王、南王、西王、北王、天王、地王、水王、火王、和寨王,并在四周围建了很高的围墙。他们召集附近的一些土匪、强盗聚会起来,经常下山抢劫、杀人、放火,闹得民不聊生。当时宋朝的朝廷多次派兵镇压他们,但是终因九王寨山高墙固,久攻不破,就在官兵们陷入困境时,突然来了九位非常美丽的女子,自告奋勇,愿意施美人计来迷惑这九位大王。他们每天在美山湖下的深潭中洗澡、嬉笑打闹,来引起九位大王的注意。九位大王终因过不了美人关,而松懈了防御,朝廷就趁此机会一举攻上山寨,把上面的土匪强盗一网打尽。正在朝廷政府和农民要感谢这九位美女的时候,却不知她们的去向了,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九位美女,就把这一带群山叫作美山,湖就叫美山湖了,后来因为谐音的缘故,把美山叫成了梅山,与此同时,就把九个强盗聚会过的地方叫做九王寨,一直沿用至今。

悬剑山的传说

传说是黄龙真人、麻姑道人在此潜心修身,得道成仙之所,有麻姑洞为证,故原叫“二仙山”,后因清人陈伯卿不堪清朝庭的压迫和腐败,率数义士聚集山上,陈为蛊惑人心,置兵书于峰项,挂宝剑于悬崖,声称神书宝剑,意为聚众造反,乃天权神授,顺应天命。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数度重创清兵,声势不同凡响,自那以后,“二仙山”就改名悬剑山。

仙人桥的传说

据说八仙曾在天堂寨的九影瀑沐浴时被狐狸精偷窥,吕洞宾追杀她到一山石前,看见她隐身于石头中,他奋力一击,狐狸精消失了。于是他们决意要在此修一座桥直通东海,把这美丽的天堂寨化作一汪碧水,叫她永世溺死在泽国里。他们连夜奋斗,从佛顶寨上挑来巨石,分别在椴皮树和卫山两座山岭上垒砌桥墩。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驻守一方的土地老爷情知不妙:一旦仙人搭桥成功,这一带就成为一片汪洋,他这个土地老爷就无处可依了。情急之下,他忽然想起,仙人干事都要在夜间进行,因为仙凡不能在白天出现。所以他赶紧学鸡鸣,盗狗吠。八仙一听鸡都叫了,狗都吠了,以为马上就要天亮了,还没完工,就只好走了。

天堂寨的传说

据说,太古洪荒之后,混沌已定,乾坤初开,在如今被叫着天堂寨的这个地方,轰然隆起一块东西向虎形宝地。这块宝地日蓄赤轮阳刚,夜储皓魄寒辉,尽收天地精华。方天势运,内蕴勃发,遂孕化出水,荡漾出山,衍化出万物。于是这里就有了勤劳的人、飞翔的鸟、嬉戏于水的鱼和奔走山林的兽……于是,也就有了传说不尽的故事。

灵石化天塘

最开始,这里是水无常形,山无定势,五行无序,一切都带有不羁的野性和原始的荒蛮。

正所谓虎形风水好,宝地灵异多。突然有一天,地上百花盛开,天上紫气东来,一颗拖曳祥瑞霞光的翡翠灵石如苍穹星火般自天而降,直奔莽莽群峰。

原来这是女娲补天归来时路过虎形宝地,发现这里缺乏统御主宰,感觉美中不足,于是就伸手囊中,挑选了一颗五彩石,掷向这里的崇山峻岭。她要给这里来个锦上添花。

自天而降的这颗五彩翡翠落地异形,即刻幻化成重重山峦里的一口塘:一口清能鉴日月、碧可映山川的人间天塘。水为山之魂。自打有了这口塘,人间的这方地界便百泉归统,年分四季,山川和谐,诸事井然,气象愈发显得清新圣洁,灵动万千。

这就是天塘的由来。

仙女浴天塘

天塘清澈见底,水面氤氲着馨香,那水冬有微温,夏时清凉。塘边水草丰泽,鱼虾徜徉。真个是日显虹霓,夜披云帐;端的是天上少有,世上无双。

对于这样一个绝世尤物,自然是仙凡共享。凡尘中这口统御百川的天塘,未久即被天上仙女们寻作了沐浴嬉戏的场所,成了她们眷顾流连的地方。

每逢月望,夜深人静,天籁中便隐隐有仙音瑶曲萦绕天塘。若恰此时抬眼苍穹,但见天门洞开,凤飞凰舞,月光如洗的湛蓝夜空中,众仙女有乘辇或乘鹤,在悠悠仙乐中飘然而下,直奔天塘。

仙女入浴,激起天塘涟漪,泛起一池清波,浪花潺湲有声,漾起阵阵欢歌。

夜幕笼罩天塘。透过屏风般的竹帘树障,袅袅雾幔中,众仙女婆娑含韵、婀娜万方的身姿若隐若现。天仙沐浴,娇态迥异。有全没水中的,时而穿行水下,如欢腾游鱼;时而划破水面,如出水芙蓉。有玉立水面的,忽而微步凌波,奔逐嬉闹;忽而飞空起舞,长袖击水,撩起串串珍珠般如帘水幕。此情此景,实是人间天堂。

仙女浴天塘,总是五更方休。身着霓裳,翩翩曼妙。待到东方熹微,游兴未尽的众仙女,整装回宫之前还要绕塘飞旋,其情依依,其意连连。

妖雾起天塘

凡事皆有定数,万物亦然,纵使天塘也莫能例外。

忽一日,天塘里突然冒出一团黑雾,浓烟般直窜云霄,霎时间浊气四溢,日月黯淡,波光失色,周遭迷雾凄凄,愁云惨惨。

原来这是天塘里的一条泥鳅,得了点道行,便想出来兴妖作怪。

这条原本生性阴冷的泥鳅,冥冥中似有魔力相助。在先是有幸潜藏于灵异天塘,使它能尽得灵气,占足地利;在后是屡逢仙女临池沐浴,让它又吸收仙家阴精,运交天时。加之这条妖鳅生性奸佞,修炼时还偷学了仙女们的一些天罡之术,因此功力逐日精进。

又是无数个星移斗转,这条泥鳅已经是通体由黑变黄,并且能形随心魔,熟谙多种变化。

成了精的这条妖鳅,先是在修炼时取食天塘水族,后来就时常化形上岸,荼毒林间异类。渐渐地,它觉得自己已能化鳅成龙,绝非天塘这个池中久居之物,便兴风作浪,要去祸害人间。

妖鳅作魔怪,宝地蒙浩劫。自此,那里的天不再蓝,水不再绿,洪涝不断,瘟疫连连,花木凋零,人气奄奄。

面对妖鳅淫威,善良的人们最初只能选择妥协。在每年的大约惊蛰这天,人们就会抬上全猪活羊等祭祀牲畜聚集天塘,设立香案,点燃篝火,一边顶礼供奉,一边围着篝火哀怜起舞,祈求妖鳅体恤苍生。在天堂寨地区,人们至今仍有举行围火聚会起舞活动的习俗。

在罪恶的欲望面前,妥协只能是抱薪救火。天塘的恶魔妖鳅,先天缺乏好生之德,压根不会感念善良。人间的祭祀反而使它妖性大发,让它变本加厉地疯狂荼毒生灵。到最后,妖鳅竟然纠集山魅,自树妖旗,由山魅们颂称黄龙神君,索性当起了一方妖主。

从此,天塘一带便是上有它这个饕餮妖主掳掠童男童女,下有众多魑魅逞魔作怪,勾魂摄魄。直弄得周遭百姓户户有凄苦、夜夜闻悲声。真个是生灵涂炭、血雨腥风。

妖鳅遇克星

终于有一天,就在人们几乎绝望的时候,希望来了:泥鳅精的克星降临人间。

这一天,里南河高家湾一户高氏人家的一个三岁哑巴儿,突然开口说话,嗷嗷叫嚷着要家人送他去天塘,说是要去捉泥鳅(“哑巴儿捉泥鳅——能手”的这条歇后语可能就是源自于此)。

这户人家开始自是不忍,但转而一想,倘若孩儿真能为民除害,就是作个牺牲倒也还值得。于是,就邀上乡亲,一行众人将小哑巴送往天塘。

小哑巴头扎冲天鬏,胸挂红兜兜,俨然一个白胖小儿。一到塘边,未等大人撒手,这个白胖小儿从大人怀里一个骨碌窜下地,蹦跳着一头扎入浑浊的泥水之中。

约莫过了一袋烟功夫,随着晒羌(竹编用具,比筛子大)般大小的汹涌水花冒起,一条长达丈余的金黄泥鳅,用它那蒲扇般的双鳍紧紧箍着哑巴儿浮出水来。只见那妖鳅,张开如盘利口对着小哑巴的脑袋狠命吸吮,两只蚕豆样的小眼睛闪烁着凶残而贪婪的绿光。

人们为小哑巴的险象惊恐不已。正当这时,情势逆转,人们发现那条妖鳅从头至尾渐渐由黄变黑,身子也在慢慢缩小。小哑巴的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红润的光泽。

尽管妖鳅生来狡诈多疑,这次可是万万也没想到它会遇上克星,中了克星的套。这回妖鳅栽定了。

原来,高家的这个娃可不是肉体凡胎,他是受命降妖的天河小白龙。只因里南河与天河之间水路相通,所以此前,小白龙就选择了这个相距天塘不远的里南河高家暂隐其身。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据说相当于数日之期,天庭王母就接到奏报,知道了天塘妖鳅的恶行以及天塘地界的一方民怨,于是就依从仙女们推举,派了天河的小白龙下凡降妖。

泥鳅精作乱天塘,天女们当然千万个不高兴。所以在小白龙下凡临行前,她们给了小白龙三滴可以用来化解妖鳅功力的解阴水,并教给他怎样运用的方法。

变身童男下天塘,那是小白龙的巧妙一计,以诱使贪婪的妖鳅吸吮解阴水。果然,妖鳅中招,错把毒药当脑血。

吸下解阴水,妖鳅顿觉不好,旋即抽身想逃。可此时要逃那就有点迟了,只见小哑巴反手一抄,一下子揪住了妖鳅的尾巴。

妖鳅被捉后,在小哑巴手里也不作挣扎,俨然如死去一般。

不料,正当岸上众人欢声雀跃时,妖鳅居然趁小哑巴一不留神,滑不溜丢的它哧溜一下便挣脱入水,霎时逃之夭夭(俗语“滑的像泥鳅”可能典出于此)。

白龙战妖鳅

奉命降妖的小白龙哪能容得妖鳅使诈。只见小哑巴一个翻身现形,化作一条清隽美丽的白龙,灵敏地一挺腰身,尾追妖鳅而去。

这妖鳅果然道行了得,倘若不是误吸解阴水消减了功力,小白龙恐难与之匹敌。这时,妖鳅不敢出水,径直从水下打洞一路向东。孰料东有东海,泥鳅怕海水。刚及东海,妖鳅就慌不迭地折身向西,打洞遁往现今的双河(此洞位于双河大畈,现在人称黄龙洞,深不可测)。

没等妖鳅喘息,小白龙便寻踪而至。发现妖鳅变成道人正在溪边打坐歇息。

妖鳅此时已如惊弓之鸟,强敌迫近哪能不知。这边小白龙利爪未到,那边妖鳅便迅即入水,变成寸余长一条小鱼顺水游走。这边只听“砰”的一声,刚才妖鳅打坐处顿时被小白龙抓出一个大坑(此坑犹在,现称白龙潭)。

小溪里鱼虾甚多,单靠小白龙的两只慧眼一时也难以辨认。只见小白龙凌空一个抖擞,顷刻间化斑斑鳞片为万千白鹭,梳头一般沿着小溪搜索妖鳅踪迹。

此时妖鳅就躲在离洞口不远的水下石缝里。丑恶或许会永远存在,残喘在石缝里的妖鳅知道末日降临,但它不后悔自己鼓捣的血雨腥风,只后悔当初忘记了头上还有天庭。眼看小溪已难藏身,妖鳅瞅准机会,突然来个一柱冲天,企图腾空飞遁。岂料这招早就在小白龙预料之中,只待妖鳅冲出,即被迎头拦下,于是双方就在空中展开了一番夺命厮杀。

只见蓝空中白云托白龙,乌云驾泥鳅。一龙一鳅在云间上下翻飞,一白一黑正邪势不两立。几个回合下来,乌云逐渐低垂,妖鳅自知不敌,遂丢个破绽一头扎入山林,变化成一只灰兔夺命逃窜。妖鳅这次的主意又错了,四条腿会跑的岂止山兔?

这时的小白龙可乐了,心想你跑吧,让你跑个够。于是跟手就地一滚,摇身变成一匹雪蹄银鬃大白马,不急不慢地沿着妖鳅幻化的灰兔踪迹一路追将下去。自此,留下了一串至今还在沿用的地名,如马鬃岭、马尿尿、饮马池、跑马岗、马滩、白马寨等,据说这些地方都与白马追鳅的故事有关。

九头鸟破阵

天塘毕竟是妖鳅的生身之处。妖鳅躲去跑来,实在走投无路,最后还是逃回天塘,企图能从天塘里找回一些力量,以便负隅顽抗。

为跟小白龙决一死战,妖鳅聚拢四方魑魅,八面设伏,布下天塘陷马阵。众妖魅倒也肯为它们的“黄龙神君”效力尽忠,为布阵竟也能各逞其技,各显其能。但见天塘是前有蒺刺荆刃,后有林墙石壁,中有奇藤怪蔓,上有毒蛛盘丝,看上去似乎真是固若金汤。

不料白马一到,只咴咴一个仰天长嘨,但见一只巨鸟破雾穿云,倏然飞抵天塘上空,硕大两翼只轻轻一拂,遮掩陷马阵的阴霾迷雾顿时荡然无存。

原来这是小白龙的天庭好友,俗称九头鸟的灵霄九头凤,适才听得小白龙隔空传音,特来援手破阵。

可怜妖魔们多无见识,以为九头凤可欺,便争相而上,欲群起迎敌。哪知不等近身,便见九头凤沿阵盘旋,九口齐张,口口吐火,霎时间陷马阵里烈焰滚滚,噼啪作响,直烧得众魑魅吱哇乱叫,鬼哭狼嚎。有幸躲过这一劫的,见大势已去,便纷纷作鸟兽散,逃隐山林。

锦鸡化孤山

陷马阵一破,妖鳅自知大势已去,便搜聚最后功力,跟随一群惊飞的锦鸡化形西去。再后来就独自西飞直至白水河。

岂料这一切尽在小白龙预料之中。小白龙料定,自以为得计的妖鳅必然会在白水河喘息觅食。于是化身白马的小白龙就在白水河源头撒尿,撒了泡内藏解阴水的马尿(现为金寨燕子河一著名瀑布景观,名叫马尿尿Ma sui liao)。

果然,作恶多端的妖鳅再次中招。几口马尿下肚,妖鳅功力尽失,浑身瘫软,动弹不得。等到小白龙赶来,发现未及现形的泥鳅精已自下而上渐渐石化,同时,发出了一声鸡不鸡、鹅不鹅的怪鸣,然后,又朝天喷出一股瘴气,霎时间,只见那妖鳅变成一座怪石嶙峋、峰奇壁险的孤山(现为金寨花石地界景观,名曰鸡冠寨)。

白马守天塘

妖鳅伏诛,浊气消散,天塘元气复苏。只见天塘内水汽氤氲,波舞浪欢,绿荫掩映,碧水蓝天;塘外青峰逶迤,翠岭飞浪,百鸟啁啾,山花溢芳;更有松涛流云,小溪人家。小白龙终于看到天塘神境,于是这才明白天女们因何情钟天塘。俗话说触景生情,情随境迁。面对这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人间天堂,小白龙并不急着回宫复命,在流连顾盼间突然心生恻隐,顿生呵护之念。

世上大凡好东西都离不开呵护,尤其如天塘这类至善至美之处,就更不能不去精心照料。谁守天塘最为合适呢?此时小白龙想到自己原本就是天河里的河防官,不如自贬凡尘,造福人间,保护天塘也是功德无量。心念至此,小白龙遂昂首腾空,长嘨谢天,颔首拜地,然后就地三滚,头向天塘,幻化成一匹骏骥白马卧在了天塘和鸡冠寨之间。

见小白龙人间化白马,好友九头凤敬佩之余,且喜且悲,临别之际,围着马背三飞九鸣,泣血而去。据说之后九头凤每年都要再飞回来,每次回来都要对着他的好友白马峰九头齐鸣,绕首三飞。宝地天塘自从有了神龙白马,千百万年来世界升平、岁岁平安。池塘常见仙子舞,山林四时百花开。

如今,人们到天堂寨旅游,甚至在整个天(堂寨)马(鬃岭)山脉,“上有天塘,下有白马”和“白马守天塘”故事随处都能听到。这些传说故事给美丽的自然景色更增添了神秘和灵异的魅力。

更多金寨资讯趣事请关注头条号(视觉金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pn2Gm0BJleJMoPMdh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