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的龙潭冲山环水绕,深藏竹根河之上。
从红十一军三十二师成立旧址朱氏祠顺河而上,再经走马坪翻越一座叫桃梨坳的山口,便进入了龙潭冲。龙潭冲河为史河源头之一,其发源于鄂皖交界的山峰香炉观,流经立夏节起义总指挥部穿石庙所在地吴店太平村,一路蜿蜒跌宕而下,到龙潭冲境内时由于山脉走势而垂直流下成近千米长的瀑布群。水随山势,穿岩越谷,形成有名的龙潭冲野鸭潭,龙潭和隔鱼潭等大大小小七个潭和四道瀑布,尔后向南汇入竹根河,最终奔向史河。
山因水清,水藉山秀。两列群山自香炉观顶发脉,逶迤而下,如左右两支长臂,将龙潭冲护佑其中。左侧山群自吴店太岁头而下至龙潭冲境陡然隆起一峰为蜡烛寨。相传古时寨顶有一对红烛,每年正月十五夜如果亮起红焰,烛照之处的百姓就会四时平安。如果不亮,则这一年必有饥馑发生。这一脉山下至隔鱼潭处向右回收,山形如驼,有张姓族人于此山下卜山而居,人丁兴旺形成了现在张家塆。后人也称此山为骆驼卸宝之地。山上古木参天,四季葱茏。右侧山群自穿石庙而下经柳林的寨塆往下,至龙潭冲黑岩处,于土山之上隆起一天然巨石,石如卧虎,而虎头处石缝自然裂成王形,一块船形石块镶在中间,人若站在石上,两脚分开晃动,则闻声如擂鼓。而奇怪之处是,此石可晃可摇,但却不能与巨石分开。石下不知何年建有一庵名为石鼓庵。供奉了观音菩萨和神医华陀等人的塑像。每年农历十月二十文殊菩萨出家日,四乡八邻的百姓都会来此山朝拜做会,祈祷家人平安。
“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大藏于水”,龙潭冲正是因为有了水而丰盈,龙潭冲的百姓也因了水而安居乐业。龙潭冲的塆子大都依山傍水而建,后有山依,前有水照,左右有河环水绕。塆边多古树,随便一棵也都有几百年的树龄。龙潭之上,原有一棵归龙树,树大得四五个人合抱。可惜当年建小水电站时因修渠道而被炸倒沉入龙潭。龙潭在三潭中是最深的一个潭,相传有人用四两黄丝拴石投入,丝尽而石尚未到底。龙潭四壁悬崖,一潭两道瀑布,潭水终年碧绿,宛如一块翠玉。沿龙潭坎山路而上,未见龙潭,就会先听到瀑布的轰鸣。待看到龙潭时,已与龙潭相隔甚远了。潭下有塆叫罗家塆,塆中罗姓村民与《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者罗银青同属一个派系。据塆中老人说,当年罗银青来龙潭冲时,曾顺着龙潭对面的山路下到潭下,游玩了半日,回去写过一篇《龙潭赋》,此文后载于《罗氏家谱》。
龙潭冲最险秀的一段水是在野鸭潭之上。河流从穿石庙流经太平村一畈平整的田地后,到野鸭潭上突然来了一个近千米的落差。飞花溅玉的河水遇崖成瀑,遇凹成潭,瀑则如白练飞舞,潭则幽深静谧。一动一静,一起一落间,如音符高低成韵。春来两岸樱花如雪,春水带花花不语。冬天飞瀑成冰,悬挂绝壁,而幽潭水汽氤氲,映日成雾。野鸭潭亦称龙头潭,因河正中有一巨石状若龙头,任山洪再大都冲不走。河水从巨石两侧飞流而下,远看似巨龙喷水。龙头潭上更有一潭,奇秀无比。潭上正中一巨石宛如心形,又像一颗特大的钻石。河中水大时,巨石便隐在水中不见其形,水势一去,心形突现。潭的右边有一巨石在一丈见方,只靠底部一小部分垒在另一块岩石之上,天生一个棋台,据当地传说是神仙打坐和对弈之处。更奇的是棋盘石后面是一个鹰形的巨石,石鹰立在那里,侧头望着上流的瀑布,虎虎生威。石鹰的背后又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当地人称仙人洞。当年立夏节起义时,还在此洞杀过土匪。潭下河中有一天然石槽,当地人称是仙人饮马槽。再往下河中有两块形状大小差不多的两块巨石,像两条石鲤鱼,正在努力向上游。传说当年两尾鲤鱼正欲飞越上面的潭化龙,不料被凡人撞破,顿时化为两条石鱼永久地守在了河中。在靠近潭下人家的田里还有一个巨石,当地人称饭甑石。说是有一年天下大荒,饿死了许多人,观音菩萨看龙潭冲里的人平时善良本分,便心生慈悲,托梦给村里的人,让人们第二天到田头去取饭食。第二天,村里的人到了菩萨托梦所说的田头,果然见一个巨大的石饭甑立在田头,里面的米饭正热气腾腾地向外冒。
龙潭冲民风淳朴,向来以耕读为传家之本。靠山养山,斧斤以时入山林。所以山产富饶,天麻,木耳,香菇等山货足以供日常家用。山高林密,涵养了水源,龙潭冲的河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鱼虾自乐。入秋,菊花初开,龙潭冲人用自采的蓼花做曲,家家开始蒸米酿酒。待酒熟,于塘头溪边垒一土灶,置木甑天锅于上,剖竹为涧,直接引溪水入锅开始吊酒。滴水叮咚中,酒入陶瓮,酒香弥漫了整个村庄。大雪封山的冬日,吊锅里腊肉黄亮,酒壶里的米酒醉人,大家围着火塘把酒话桑麻,可以忘却一年的辛劳。
从穿石庙经龙潭中到朱氏祠,是当年最近的一条山路。我们无从考证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有多少先行者曾在这条路上行色匆匆地走过。他们怀揣火种和理想,为了朱氏祠门前的红檀树下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日子,为了那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那一天,他们用青春和鲜血写下了最壮丽的诗篇。全县一万多名烈士中唯一用名字命名一个县的烈士林英安就是龙潭冲茅屋湾人,他与其兄林英喜,侄子林承银都是在十几岁参加革命,最后都为国捐躯。林英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秋,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川陕省军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林英安兼任川陕省游击总指挥部西路游击指挥长,在旺苍牛角洞战斗中光荣牺牲。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褒扬烈士精神,将原鹰咀岩等几块苏维埃区域组成的“莺舞县”县,改名为“英安”县。
日前,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王朝辉,副教授蔡善柱带着几位博士研究生,深入龙潭冲进行了初步考察,并对龙潭冲的原生态山水给出了高度评价。
龙潭冲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龙潭冲,潜龙在潭。龙潭冲,在山光水色中等你来读。
自驾路线:G42沪蓉高速——天堂寨(斑竹园)下道口——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2公里处——龙潭冲
文:林兴毅
图:汪诚 王峰 林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