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人大清退,被混日子毁掉的大学生,到底有多惨?

2019-10-15     敬雯老师

最近,关于高校的新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有高校兴建新的校区,也有高校拟进行院校的更名。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好消息,不过也有很多“坏”消息,尤其是对于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而言,简直堪称灾难。

对于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而言,要想获得大学的毕业证,补考就成为了他们的必经之路。然而有一些学生即便是补考,依然还是不能通过。补考还是不能通过的大学生再想获得大学的毕业证,就只能寄希望于毕业前的补考清考。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学毕业证的学生并不是少数,不过这种获得毕业证的方式将成为历史。

就在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打击毕业前的清考补考行为。这样的文件如同“深水炸弹”炸向了当代的大学生。

从某种角度看这样的文件不仅及时,而且十分有必要,毕竟这是在拯救我们的高等教育,也是在把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底线。其实,关于大学生的学习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很多高校为了把控教学质量,对于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也是“痛下杀手”。

就在教育部发布意见之前,中国人民大学便一次性清退了16名本科学生,并且还有留学生。众所周知,中国人民大学算得上我国最为顶级的高校之一。能够进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学生也都算得上学霸。学霸因为不好好学习,会遭受到清退,那么“学渣”的日子又怎样呢?“学渣”的日子更惨。

人民日报就曾发文《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中说大学生生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这样的描述尽管不是针对所有的大学生,但是它所反映的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一些专科院校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高考中只能考入专科,这部分学生会被人们定义为高中的“学渣”。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其实还是有很多专科学生想通过大学来完成逆袭,毕竟现在的专科院校都提供了专升本的机会。然而进校没有多久,专升本的豪言壮语没有了,有的只是逃课,玩游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除去学习氛围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过去专科的学生很容易混文凭,但是现在同样不好混文凭。虽然这次教育部的意见针对的是本科层次的大学生,但是近些年来专科院校劝退学生的新闻也不是少数。本科学生不好混,专科学生也不好混,那么混日子的大学生到底有多惨呢?

很多人都说现在大学生毕业时找工作难,其实难的这部分更多的是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混日子的大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而且也没有任何等级证书,更不用说考研。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件惨事便是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也就很难谈及未来的发展。如此一来,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混日子的大学生有着很惨的后果,可是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总是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混日子的大学生有路吗?混日子的大学生,也有路,只不过是一条啃老的路。很多大学生都说自己不愿意啃老,那么不啃老的最好方式又是什么呢?大的成就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但是大学不混日子却是人人能做到。大学混日子的后果最惨的不是拿不到毕业证,大学的毕业证仅是一张纸。混日子的大学生最惨的后果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父母。

不管是教育部的文件,还是各所大学的清退,都给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敲醒了警钟。混日子可以吗?混日子是你的选择,但是混日子的时候也想想自己的父母。想想自己用的每一分钱,父母会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pYg0m0BMH2_cNUga-W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