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家运之兴旺,在于和睦、孝道、勤俭。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和睦是家庭兴旺之首。
和睦离不开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离不开互相包容。
对待陌生人,我们总能礼貌客气;但对待家人,我们却肆无忌惮地暴露坏情绪。
其实,最亲的人本该是最包容的。
那些家庭兴旺的人,都是因为学会了对家人包容。
包容父母,孝道让家庭更和睦
我们都懂得抱感恩之心去对待父母,但却时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母成长年代和我们不同,在思想和观念上,和我们存在许多不同甚至矛盾的地方。
每当我们和父母产生分歧,我们总会嫌弃他们,有时候甚至恶言顶撞,这样其实早就违背了孝道。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其实,孝道不只是侍奉双亲衣食住行,而是包容他们。
包容父母的不完美,包容父母和我们的分歧,包容他们对我们的不理解,才是真正的尽孝。
父母无意和我们对抗,他们只是想把他们认为的“好”给我们。
父母叮嘱我们添衣,啰嗦我们三餐要吃饱,早睡早起,而我们因为不理解,所以抗拒他们的“好”。
父母想要和我们再靠近一点,所以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但问题却比小学生还多,而我们因为不理解,所以嫌弃他们的“笨”。
父母或许在思想上没能给我们最好的引导,但其实他们已经给了我们那些他们最好的东西。
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包容不了,那更不能奢求他包容其他人。
用心去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包容他们的好与坏,家才会更和睦温馨。
包容子女,关爱让家庭更兴旺
《三字经》言:子不教,父之过。
虽说严师出高徒,但能教出好子女的父母,一定是严格和包容兼具的。
在德义方面严格要求子女,在成长方面耐心包容子女。
当子女犯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揪原因,而是和子女共同研究未来如何不再重犯。
当子女失败的时候,不是严格批评责备,而是耐心鼓励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信心。
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个孩子犯了大错,父亲很生气,但冷静下来后,对儿子说:“是我没有教导好你,才让你犯了这样的大错,我也有责任。”
说完拿给儿子藤条,让儿子抽打自己,儿子不敢,父亲生气地催他打。父亲见儿子不打,拿过藤条用力抽打自己,儿子吓哭了。
从此,儿子再也没有犯过大错。
这样独特的教育方法,没有一味把怒火发泄到儿子身上,而是用新的教育方法来让他发现自己的错误。
《菜根谭》有言: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
很多父母总是喜欢用体罚和言语来罚责子女,这不能带来思想上的悔过和警醒,也难绝“后患”。
其实,真正的教导,是用心去包容和关爱、感化子女。
在包容里成长的下一代,会更有出息,家庭也会更兴旺。
包容爱人,默契让家庭更和谐
老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夫妻是一生中最宝贵也最漫长的缘分,父母会老去,子女会成家,但爱人是我们一生的陪伴。
因此,学会包容另一半,实际上是最重要的。
我们了解另一半越多,越知道对方的缺点。
面对另一半的缺点,往往最没有顾忌。没有耐心的人,会一味埋怨指责另一半,于是夫妻情感开始出现裂缝。
《朱子家训》曰: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家庭中要警惕争执,否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关系再好的夫妻更要警惕。
那些能走到白发之年的老夫妻,实际上是共同经历了许多分歧,在分歧中学会了包容对方,才能走得如此长久。
夫妻是家庭的顶梁柱,无法和谐相处的夫妻,对父母和子女同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整个家庭也惶惶不安。
夫妻是讲情的,不能完全讲道理,用心去包容另一半,家庭才会更加和谐。
和气包容,乃立家之根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最亲近的家人。
懂得包容彼此的家庭,往往更加幸福和谐,生活充满斗志,这样的家庭才会更加兴旺。
从今天起,学会包容每一位家人,当我们学会了包容,家庭才是真正的兴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lgw5W4BMH2_cNUgCb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