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肖女士的儿子已经3岁了,但是肖女士最近发现儿子身上有很多的牙印,并不知道是因为些什么。这一天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孩子的爸爸正在训斥孩子,孩子站在那里哭,在爸爸离开之后,孩子竟然朝着自己的胳膊咬了下去。
肖女士将这一幕都看在眼里,上前抱住孩子,告诉孩子没关系,并安抚孩子的情绪。肖女士这才知道,原来孩子身上出现牙印,竟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差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之所以喜欢咬自己是因为身体内缺少某种元素,或者就是孩子长牙,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喜欢咬自己其实跟受挫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长不重视这种情况的话,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之所以说孩子咬自己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是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在他们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想法的时候,他们就会很着急,因此就用过要自己的方式来缓和自己心中的情绪。
再加上有一些孩子在做错事情后,会将咬自己当做是惩罚自己的方式。他们也知道做错了事情,但是孩子在愧疚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内向的性格,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咬自己来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歉意。但是如果家长不重视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成为情绪的“玻璃人”。
“玻璃人”其实是指因为先天体制的因素,导致身体频繁受伤,愈合后也仍旧会复发。即便是轻微的触碰都有可能造成身体骨折和出血的情况。
如果孩子经常将自己困在这种情绪里的话,就会让自己成为情绪上的“玻璃人”。一点点的小事都可以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甚至是情绪崩溃,那受挫能力差究竟会导致孩子出现哪些问题呢?
1. 忍受不了错误
有些孩子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他们成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追求完美其实是一件好事,可以帮助一个人更有动力,做事也可以更仔细、更认真,而且这种人很少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是如果孩子拥有这种性格,那么他们就会有一个缺点,就是脾气执拗,并且眼中容不下一点小瑕疵,不允许自己出现错误。一旦出现在他们预料之外的错误,他们就会因此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还会陷入崩溃之中,导致孩子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苛刻,让孩子追求完美,家长应该要明白,也应该告诉孩子,凡事只要尽自己努力就好,没有必要事事都争第一。
2. 胆小怕事
很多孩子之所以受挫能力差,是因为孩子被家长保护的太好了,家长将本应该孩子去完成的事情都包揽下来。孩子遇到过挫折,再加上是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就会导致他们出现胆小的性格。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以后再工作上,他们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寻找别人保护自己。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可以保护孩子,但家长应该要知道,你以为你可以保护他们到长大,而孩子在你的保护下反而不会成长,他们只会越来越依赖这种庇护的感觉。那么他们在未来,自己去面对事情的时候就会害怕,不敢去面对挫折,只会用逃避来解决问题。
3.接受不了批评
没有谁不喜欢听表扬的话,但是表扬听多了就会造成副作用,那就是导致孩子接受不了批评。面对被人的批评时,孩子不会去悉听教诲,而是对于批评的话语耿耿于还,始终都接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严重的人,甚至还会因为一些批评的话开始自我怀疑,这就是抗挫能力差造成的后果。
1. 不逼迫孩子
家长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应该询问孩子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的去决定。并且也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事情,和孩子在一起是应该避免“你必须要这么做”、“你一定要考高分”,这只会给孩子更多的压力。一旦孩子没有找到正确舒缓压力的方式,或者发泄情绪的方法,他们就会崩溃,甚至做出错误的事情,到时候家长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2. 夸奖孩子要适当
让孩子在夸奖中长大是没错,家长要夸奖孩子也是没错,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的有自信。但是家长应该知道夸奖孩子要适度,并且也要清楚,孩子的哪些举动值得夸奖,哪些举动没有夸奖的必要。
如果只是一味的夸奖孩子,孩子机会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争取的,不管怎么做都可以受到家长的夸奖。这种心理就会造成孩子自大、人性的性格,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会不停的哭闹,让他们无法去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 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
很多家长喜欢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可实际上,这不但不能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还会让孩子依赖父母,无法去独立的解决问题。所以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放手,不要担心孩子年纪小,无法处理问题。
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和鼓励,让孩子知道即便是做错了也没什么。只有他们做错了事情,那么下次的时候才会避免这个错误,这才是让他们真正长大的方法。
如果想要彻底改善孩子受挫能力差的问题,那么就在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视而不见,也许你的一个鼓励和一个表扬,就可以让他们彻底脱离挫折所带来的黑暗。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让你的负面情绪,成为孩子出现受挫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今日话题互动:面对受挫能力差的孩子,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