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期末考进前三,爸爸却不愿兑现承诺帮娃充值游戏,这样对吗?

2020-07-12   文竹妈妈

原标题:孩子期末考进前三,爸爸却不愿兑现承诺帮娃充值游戏,这样对吗?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为孩子的父母,信守诺言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自答应的事情,会导致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中被摧毁,更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感。

孩子期末考进前三,爸爸却不愿兑现承诺

小明期末考试之前,得到了爸爸的许诺,只要他考了期末前三名,爸爸就帮他 充值500元的游戏币,让他暑假的时候好好玩游戏。

小明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中上游的位置,对他来说班级前三名努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就算达不到他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他一口答应了爸爸,就当作是给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小明发现自己居然考了全班第二名,达到了之前定下的目标。拿着成绩单的他兴高采烈地回家找到爸爸,希望他能够兑现当初的承诺。

可是没想到爸爸却有十分抗拒地样子,不停地用 “小孩子成天就知道打游戏,怎么不想着好好去学习呢”这样的话来搪塞过去。

爸爸这样的态度让小明觉得十分难过,为什么答应了自己的事情,爸爸却要言而无信呢? 明明爸爸教导自己要成为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可是他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样做对吗?

父母言而无信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对学习产生报复性分心

孩子岁前的学习模式属于“发现式学习”,如果这个阶段,父母以孩子的成绩作为奖励的要求,可是当孩子达到这一目标时,父母却有言而无信,这会导致孩子对于学习产生 “报复性分心”

这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会因此而感到厌学。

父母的权威形象受损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形象是高大而威武的,孩子面对父母时会不自觉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建议,遇事都会与父母商量。

但是如果父母出现了言而无信的情况,这样的形象在孩子心里就会大打折扣,父母的权威形象受损,孩子对父母的敬畏和尊敬都会随着降低。

这种情况体现在父母再也叫不动孩子,吩咐孩子帮忙的事情孩子总是当作耳旁风一样,有的时候还会选择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会习得言而无信的坏毛病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说过: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如果一直以言而无信的姿态出现在孩子的眼中,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有样学样,成为了一个不信守承诺的坏孩子。

和你说句贴心话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言而无信,一直不兑现自己许下的承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兑现你许下的承诺吗?在孩子眼中,你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吗?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