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工作者注意了!这种病就喜欢“晒太阳”,严重的摘除眼球甚至威胁生命

2020-06-06     青年时报

原标题:户外工作者注意了!这种病就喜欢“晒太阳”,严重的摘除眼球甚至威胁生命

今天(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印象中,眼病主要是近视、老花、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慢性眼病,可很多人并不知道,眼睛里还会长恶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眼球摘除甚至死亡的风险。

昨天,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方美玉就和时报记者介绍了这一凶险的眼部肿瘤——眼底黑色素瘤。更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高强度紫外线正是导致这一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

以为是老花,不承想是眼部恶性肿瘤

原来,金先生在2018年的时候因为视物模糊、流泪刺痛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发现居然得了眼底恶性黑色素瘤。

“那段时间看东西会模糊一阵子,休息休息又好了。”金先生和他的家人回忆道,“年纪大了,想想眼睛会老花也正常,就都没太在意。”谁知道这个“老花”越来越严重,很快,金先生的眼睛就出现了流泪刺痛的现象,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了。

一家人这才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令人扼腕,由于发现得比较晚,金先生只能摘除眼球以保性命。

但是好景不长,前段时间金先生又发现自己出现了骨头痛、黄疸等症状。来到国科大肿瘤医院检查后,发现他已经出现了肝转移和骨转移现象。

网络图

“一般来说,摘除眼球后会有大约50%的人恢复健康,”方美玉说,“一旦发生肝转移、骨转移,现有治疗手段的效果还是比较有限的。很可惜,如果金先生能在肿瘤初期就发现并治疗,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视物模糊进展迅速需及时就医

眼底黑色素瘤排在成人眼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高发于40-65岁的中老年人群。它非常容易和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中老年眼部疾病混淆,从而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相比老花、白内障等的慢性眼部疾病缓慢的进展速度,眼底黑色素瘤往往病情进展迅速,从早期到晚期,往往只有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如果能在早期进行治疗,不仅不用摘除眼球,还能大概率地保留视力,愈后也会更好。

但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眼底黑色素瘤患者就医的时间都比较晚。等出现肿块、眼球外凸等现象时已是后期,很多人为此不得不摘除眼球。

“视物模糊休息一下就恢复,这样的情况确实比较常见,”方美玉解释,但是如果在1-2个月内有进行性加重倾向,就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国科大肿瘤医院综合病房

目前,眼底镜是排查眼底黑色素瘤的最常规方式,方美玉也同时建议大家将眼底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的补充。

警惕高强度紫外线接触史

据了解,目前已知能引起眼底黑色素瘤的因素有强光、眼疲劳、眼部感染和基因,其中强光是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高强度的紫外线接触史是导致眼底黑色素瘤的因素之一。

临近盛夏,市民更容易暴露在高强度日照环境中,紫外线强度也在一年之中达到顶峰。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是保护眼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有强光刺激后流泪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延伸】

一、 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

面部所受紫外线有阳光直射、天空散射、周围建筑物反射和地面反射几个部分,其中浅色地面,沙滩,雪地的反射率较高。

长期在海滩、雪地和户外活动者会接触到更多的紫外线。可佩戴遮阳帽和墨镜以降低紫外线的伤害。

主要职业:户外建筑工人、道路清洁工、路面停车收费员等。

二、 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

在进行紫外线灯消毒等高强度紫外线作业时,需要尽量离开房间或者带上防护镜,做好眼部防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电焊时的电弧光也含有大量紫外线,需要从业人员避开或做好专业防护。

主要环境:紫外线消毒房间、电焊环境等。

来源:见习记者 任方圆

编辑:波酱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dbXiHIBfGB4SiUwLw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