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方很多地区已经满满都是“北国风光”。最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出现大到暴雪;而昨天到今天,我国中东部新一轮雨雪降温过程又将大面积铺展开来。
随着北方迎来了雨雪,杭州人也渐渐感受到冬季临近带来的寒意,今天最高气温仅有15℃。
不知道今天早上出门的小伙伴
有没有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大风
截至今天8时
浙江已有多地
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不过,最近的降温,是否意味着冬天的临近?气温还会上升吗?毕竟今年这个秋天,动辄20+℃的气温,可着实不算低。
浙江省气象台说,接下来,冷空气将频频发力,气温再回“初夏”,已经不可能了。
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前天我国中东部地区新一轮雨雪天气拉开帷幕。而除了雨雪外,中国天气网说,今明天我国18个省会级城市或创下下半年来最高气温新低,对于北方大部地区来说,今天最高气温将触底,银川、西宁甚至一整天气温都将在冰点之下。
而在南方,江淮、江汉、江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最高气温的低点将出现在明天,合肥、武汉、长沙等地的最高气温甚至会降至个位数,比常年同期气温要偏低6至7℃。
那么对于同处南方的浙江来说,情况如何呢?
新的一股冷空气从昨夜开始影响杭州,明后天(23-24日),杭州最高仅12℃,最低9℃左右。
浙江省气象台也表示,明后天,浙江多地最高气温将迎来入秋以来的新低。
其实如果光是气温下降,可能还好,但是如果再加上雨水,阴冷的感觉会让寒意更强。
由于冷暖气流对峙,未来几天全省多阴雨的天气。虽然总体以小雨为主,但是湿度较大,阴冷感会比较强。
杭州的雨水也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一直到27日,断断续续会不断下些小雨。
此前,杭州也因为冷空气降过温,之后又很快升回去了。那么这次是否还会是这样呢?
浙江省气象台表示,11月下旬冷空气将频频发力,气温将回归到常年同期的正常水平附近。
所以接下来即便有升温,气温也不会太高。25日我省气温短暂回升后,又将继续下滑。
下周三、周四(25-26日),杭州最高回升至15-17℃,不过下周五和周六,又会下滑到13-14℃。
所以,
秋天可能真的快到尽头了,
冬天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了。
你做好过冬的准备了吗?
【温馨提醒】
11月22日4时40分,
迎来“小雪”节气。
小雪时节,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
气温急剧下降,
天气变得寒冷干燥,
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起来看看~
顺时养生 身心保暖
赖床养阳气
早睡晚起,以养阳气。晚上在10点前上床,同时用热水泡泡脚,并按摩足底涌泉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早上宜6:40以后再起床。
戴围巾戴帽子保护阳气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围围巾,注意保护阳气。
室内别忘保湿
冬季室内可用加湿器保湿,但加湿器要定期清洗,防止滋生细菌。
做好“两清一补”
清内火-生吃萝卜熟吃梨
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将梨子煮熟后食用还具有止咳的功效。
生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可将萝卜焯熟,可以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清抑郁-多晒太阳多吃果蔬
在小雪节气里,光照较少、天气多阴冷,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状。
应顺时调神静心,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有阳光的日子里,要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与人沟通交流,舒解心结。此外,多吃香蕉、菠菜等果蔬,也有助于改善情绪。
补肝肾-按摩太溪穴、多吃黑
顺应节气变化,小雪要注意滋补肝肾。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帮助滋阴益肾、壮阳强腰。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饮食调养可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因其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
适度运动 调整情绪
勤运动,不懒散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天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多晒太阳,尤其是晒背部,能壮人阳气、温通经脉。
注意保暖 小心感冒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正式拉开大幕,这个时候最容易感冒。
气温骤降,机体调节很难适应温度变化,除了上面提到的养生事项,这些也要注意
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在衣服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保持空气流通,晚上关窗
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3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夜晚温度低,冷风侵袭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按摩头部
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池等穴,按压50次,早晚一次。喝姜汤也适用于初期患风寒感冒的患者。
几类患者要注意
患有 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类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提前准备好相应药物,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
来源:时报记者 张鹏 部分内容综合浙江发布
编辑:十二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V2s73UBdHeNs4oxkO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