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指导,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智库成员、半汤乡学院副院长薛倩女士单位一根火柴(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助策划宣传的2019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暨第四届范蠡科学技术奖颁奖活动在广西南宁顺利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汪学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祥明等来自全国水产科研、推广机构、高校、企业和行政单位的近700位水产科技工作者参加,聆听新时期渔业发展方向、把握水产行业最新动脉,促进渔业绿色发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春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主持开幕式。
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水产领域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水产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已连续举行了19届。
范蠡是世界公认的水产养殖的开创者,其在水产养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着力打造水产领域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今年,中国水产学会决定将学术年会命名为“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
范蠡科学技术奖是中国水产学会于2007年,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原农业部批准设立的,是全国性、综合性的水产科技奖励,旨在奖励对渔业科技进步、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成果。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中国水产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多年来,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渔业中心工作,积极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和人才培养举荐,着力加强研究咨询和科学普及,为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渔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范蠡科学技术奖自设立以来,评选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成果,发现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人才,在激励渔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调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产科技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渔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渔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和渔业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正处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渔业强国的目标,必须要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必须紧紧依靠、切实调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会议强调,中国水产学会作为全国性渔业科技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之家,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服务大局,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强化人才培养,加强智库建设,打造学术品牌,创建一流学会,充分发挥在水产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和专家智库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团结凝聚全国水产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了“中国水产学术年会”更名为“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的背景、意义及深刻内涵,一同见证了“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的命名仪式。
于康震副部长和方春明副主席等领导专家向获得第四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的10名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第四届范蠡科学技术奖共47个奖项,其中:科技进步类2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优秀成果奖3项);技术推广类20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优秀成果奖6项);科学普及类2项。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学术交流正式开始。学术交流采取“1+8”的形式,即1个主会场,8个专题分会场。
主会场报告中,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研究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分别从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学科发展、专业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分享了思想和观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题分会场中,报告专家分别就绿色水产养殖新技术、水产生物技术与育种、渔业资源与生态养护、现代渔业设施装备、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休闲渔业与渔文化等内容展开学术交流。
附:
科技进步类2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优秀成果奖3项);技术推广类20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优秀成果奖6项);科学普及类(2项)
(来源:中国渔业协会)
一、科技进步类
一等奖(6项)
1.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新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陆基集装箱式推水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州市联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选育及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4.斑点叉尾𫚔良种选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5.江苏省主要经济鱼类重要病害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6.脊尾白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裕丰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二等奖(16项)
1.“光合1号”河蟹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
2.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类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3.虾类海产品品质评价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启东市建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4.水产病害监测、预警与减损技术集成研究和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5.水产精细养殖物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6.罗非鱼精准营养需求及高效饲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澳华集团有限公司。
7.水产品风险因子未知筛查和定量高效检测技术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工商大学。
8.水产养殖水体资源遥感监测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9.耐盐碱大鳞鲃人工驯化技术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渔夫水产技术开发中心。
10.中国自然多倍体泥鳅养殖遗传学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11.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评估与防控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2.渔用中草药应用技术集成
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
13.“渔光一体”池塘养殖模式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14.泥鳅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与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苏州大学、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灌云县水产渔业技术指导站。
15.泥鳅高效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16.水产养殖水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三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三友特种添加商品研究所。
优秀成果奖(3项)
1.云南光唇鱼全人工繁育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2.鳑鲏规模化繁育与应用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3.昆明裂腹鱼人工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毕节市鑫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西南大学、赫章县水产站、昭通市渔业管理站。
二、技术推广类
一等奖(4项)
1.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构建及示范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苏州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湛江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2.水产养殖全过程精准管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紫菜栽培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
4.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创新实践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学、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重庆市璧山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重庆市巴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二等奖(10项)
1.水产养殖精准用药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黄金鲫育种研究苗种产业化生产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3.稻田稳粮增渔环保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芜湖盛典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巢湖市高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城市念念稻虾轮作专业合作社、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霍山县成凤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4.宁夏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银川市水产中心、贺兰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灵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平罗县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永宁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铜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5.梭子蟹、青蟹人工配合饲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宁波大学、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普陀区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宁波市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6.南美白对虾、刺参和草鱼绿色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济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津县海洋与渔业局、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上海科琳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7.鲆鲽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8.中草药提取物功能性水产预混料的开发及国际化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市联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9.蟹虾生态精准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宜兴市水产畜牧站。
10.白金丰产鲫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优秀成果奖(6项)
1.安全高效石斑鱼配合饲料研制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海洋渔业标准体系建设与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獐子岛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市标准化研究院。
3.高寒地区柳根鱼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虾蟹(鱼)贝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5.对虾病防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暨南大学、广州双螺旋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山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6.广西拟水龟人工孵化技术示范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崇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贵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林巿水产技术推广站。
三、科学普及类
1.淡水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
2.宁夏优质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卫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银川市水产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宁县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