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四溢、惹人爱的栀子扦插掌握这三种方法,成苗率基本达到100%

2019-11-14     稻荷艺文

栀子花,别名黄栀子、玉荷花,茜草科常绿灌木芳香植物。花冠开放后呈高脚碟状,很像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皿—“卮”,故得名卮子花(后将卮作“栀”)。花期5 月至6 月,果熟11 至12 月,是阳台绿化、庭院香化的良好树种之一。栀子果实亦为常用中药,具有泻火去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能,果实也可制作染料。

栀子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2019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笔者对栀子用三种方式绿枝扦插,成苗率基本达到100%,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种是水插,2周左右生根后,转土养护1~2周栽植。

第二种是扦插到土中,养护4周左右,成苗。

第三种是水插1周尚未生根直接栽植到土中,养护2~3周,成苗。

第一种水插生根快,便于观测,第二种土插省事,第三种介于二者之间,插穗没有萎蔫现象,原叶片寿命更长,苗木更为健壮。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爱好者。这几种方法比秋季扦插的苗木生长量大,抗逆性更强。

扦插时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更容易成功:利用半木质化的新梢绿枝扦插比硬枝容易发根;苗木成活的关键是生根的难易。有生长点的插条愈伤组织形成快,形成层和皮部生根多,新梢较二年生枝成根快。

其技术要点如下:

1.扦插时间:在花后春梢停长、顶芽和夏梢未萌动时(一般6月中旬前后6月底以前)进行较好。一般在夏至前一周扦插,初伏天里基本成苗。

2.扦插材料选用:长10厘米左右(大约8~12厘米)的枝条,有当年生(绿色)和上一年生(褐色泛绿)但没有多年生(灰色,有粗皮状),叶色浓绿,粗度以直径达到3~4毫米左右,基部以上1厘米左右为节。

3.调好培养土:栀子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故土壤的微酸性环境,是决定栀子生长好坏的关键。培养土应用微酸的沙壤红土7成,腐叶质3成混合而成。将土壤pH值控制在4.0~6.5之间为宜。盆栽用土以40%园土、15%粗砂、30%厩肥土、15%腐叶土配制为宜。

4.插穗处理:保留2~4个节位,保留上部2~5片左右叶片,去掉基部叶片。如果有过于幼嫩的梢部,要先一步剪去。上部如需剪截则剪口是平的,距离节位1~2厘米,如果要保留新梢和顶芽,则疏去多余的当年生部分(开过花的2~3个头,没有花的新梢单头延伸);下部剪口平的、斜的都可以,距离节位1厘米左右。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如果不能立即扦插,可以将插穗下部泡在水中。

5.扦插和保持湿度:水插的将中上部固定,入水60%~70%,做到两到三天换一次水,如果是水有些浑浊了,就要立刻换水,等待萌发小根。土插或者水插转土,苗木或者插穗入土部分占大约一半,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其后2~3天浇一遍。在温度高、光线强时,可每天叶面喷水2~3次。

6.光照:扦插入土或者水中,早期3~4天遮阴度要达到70%左右,其后慢慢增加光照强度,一般来说扦插12天左右就可以见全光。

7.水插转土:水插的生8毫米以上2~3条根时,可以转土。方法是将废弃饮料瓶底剪留8~10厘米高左右,装满水,将插条悬空放进水中至合适位置,然后撒入洁净沙土填至近顶缘固定,然后在瓶底打孔或者剪破数处。养护一段时间即可成苗。

8.扦插成功标志:顶芽或者腋芽萌动,并且明显快速生长时,就可以移栽。

9.苗期生长容易出现黄化叶的管理对策

栀子花经常发生叶子发黄的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应采取不同方法进行防治。

缺氮引起的黄化病: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

缺钾引起的黄化病: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

缺磷引起的黄化病:老叶呈紫色或暗红色;对以上诸种情况,可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

缺铁引起的黄化病:主要发生在新叶上,开始时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最终叶片干枯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

缺镁引起的黄化病:由老叶逐渐向新叶发展,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

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0.栀子花在冬季温湿度过高或室内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

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 号石油乳剂加200 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烟煤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 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a-kcG4BMH2_cNUghIit.html


















年关蒸馍馍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