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是怎样解馋的?看着都馋

2019-09-04     四九城

平常过日子吃顿好的,南方叫“打牙祭”,北方叫“吃好的”,官家叫“犒劳”,公家叫“改善”。老北京则直截了当,叫“解馋”。

其实,为满足食欲,也为风俗习惯,老北京除了逢年过节有很多讲究,连一年四季的24个节气,都有说辞。



如:立春吃春饼,雨水吃青菜,惊蛰吃山药,清明吃清明会(家族会餐),谷雨吃捞面,立夏吃烙饼摊鸡蛋,小满吃苦菜(野菜),芒种喝糨粥,夏至吃面条,小暑吃新米,大暑吃茄泥,立秋吃酱肘子,白露吃莲藕,秋分吃鸭梨,寒露吃萝卜,霜降吃柿子,立冬吃饺子,小雪点火锅,大雪炖牛肉,冬至吃饺子,小寒吃狗肉,大寒吃栗子。接着就是红红火火过大年。

除了逢年过节和24节气,还有过生日,办满月,过百岁儿(小孩生下100天),娶媳妇,聘闺女……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吃喝。

即使什么都不为,老北京还有“解馋”。老北京的解馋,不解则以,解就是肥的香的。如:

炖肉


卤煮火烧


葱爆羊肉


炖吊子


炖鸡块



炖牛肉



炖腔骨



炖猪蹄儿



红烧鲤鱼



红烧排骨


红烧肉炖粉条


酱牛肉



酱肘子



酱猪蹄



烤鸭



炙子烤肉


扣肉


垮炖黄鱼


溜肥肠


炒腰花


烧鸡


涮羊肉


爆肚儿


月盛斋烧羊肉


尤其最后这烧羊肉,老北京最馋。都上了《孺子歌图》,成了大街小巷的儿歌: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了呦。你不吃,不给你留。在哪儿呢,砖头后头呢!”

为什么单单在“砖头后头呢”?意在:连烧羊肉你都不吃,等着挨砖头吧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X3OAW0BJleJMoPM2D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