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楠杆镇

2019-06-21     罗山在线官方号

人生本无乡,心安即是家。我走遍诸多地方,可仍旧觉得只有老家楠杆镇才是我的家。再美丽再繁华的地方,也没有出生第一眼看见的世界亲切。楠杆镇是位于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它拥有三线汇聚的便利,宁西铁路,沪陕高速,312国道都从这里穿过。



每次回家,临近家门的绿色指示牌是我对家乡的第一印象,前年路口装上了红绿灯,小镇的大门终于不再拥挤了。


走过一段缓坡,便可以来到小镇的中心——十字路口,走在这段缓坡上,你可以遇见周边村子里的农户来售卖自己多的瓜果蔬菜,虽然卖相不是很好看,可却是小镇与土地最直接的联系。






你还可以遇见镇上最热闹的油条铺,一段段面团在老板手下成型,送下油锅,翻滚到金黄便可出锅。




西街多年前原是牛羊的交易场所,而如今早已经是农贸市场,装上了遮雨棚。每逢农历双数日子,便是儿时最期待的节目——赶集。集市通常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小时候的我还偏爱在人群里跑来跑去,这个摊子前看看,那个铺子前看看,摸摸待售的小鸡仔,瞅瞅货架的千奇百怪的小玩意儿。繁华的市场仿佛能买到世界上的一切,这一个个摊位承载了儿时的我们对整个世界的幻想。




当然,不能忘了西街的粮库,那可是我们小时候去探险的地方。

东街原本才是农贸市场,如今早已经蜕变成现代的商品市场,各种店铺林立,五金、家电、衣服等应有尽有。




对了,还有我们第一次收邮件的中国邮政。


抬头是香樟,低头是干净的街道,周围是气派的店铺,这景象令人赏心悦目。楠杆镇的中枢——镇政府就位于东街、掩映在香樟树后面。


楠杆街上的老手艺人,几十年如一日,技艺精湛。




楠杆中心校,位于北街。这是每个楠杆人的母校,我亲身经历了它的每一次蜕变。从原先的西街二中旧址迁到新址,2004年我们参加了盛大的搬迁仪式,在此感谢邵逸夫先生与王永庆先生,让我们在宽敞的逸夫教楼与明德教楼快乐的学习,“诚信、友爱、乐学、求真、自立、自强、探究、创新”,这就是今天的楠杆中心校。



除了政府与小学在镇中心,其它的单位一律在312国道边,借助便利的交通,才能给人民提供最快的办事效率。



公路管理局


罗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楠杆烟站


楠杆客运站


派出所

同样在312国道旁的楠杆初中和楠杆高中都换了大门,比起我上学时候气派许多。




北河坝和南河坝是我们平时散步钓鱼休闲的好地方,小时候因为去水坝钓鱼钓龙虾,没少挨爸妈的打。



楠杆镇,一中心,两水库,三交通,四方人杰,这就是我的家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PNsHmwBmyVoG_1ZLM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