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下午,我们一行到了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
我们深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缅怀革命先烈,为烈士陵园敬献了花篮。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号,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度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在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到3万余人。
在湘江战役的历史资料查阅到,湘江战役中的新圩阻击战,脚下铺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三大阻击战中,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我相信历史永远忘不了一支部队,被称为“绝命后卫师”, 就是在湘江战役中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34师,该师经过七昼夜奋战,光荣地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全师6000多名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重伤昏迷被俘,在敌人的担架上,他壮烈就义。全师仅剩下第一百团团长韩伟、第三营政委胡文轩和第五连的通信员李金闪,也不愿当俘虏,宁愿跳下悬崖。
当地老百姓有一种说法;“三年莫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渡过湘江之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坚强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中国工农红军。
今天我们重温了湘江战役这段历史,对于帮助我们树立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培养崇高的革命理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他们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作者:徐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