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后再无佳作?陈凯歌:鱼还是这条鱼,水不一样了

2020-03-23     林小白向上管理

文/林小白

01

今年4月1日,韩国院线将再度重映《霸王别姬》。

4月1日,《霸王别姬》,不论哪个词都会让人想到哥哥张国荣。


张国荣演过的戏很多,但最钻到人们心里的角色,大概就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

扮演袁四爷的葛优在看过张国荣的表演后说,“恍惚间,看到张国荣,就好像看到了程蝶衣”

连歌坛天后麦当娜看过电影后也被程蝶衣迷倒。为此,还专门给张国荣写了一封情书。

其中写道:“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感动得如此深刻,我爱上了程蝶衣的角色,我更爱上了你。”

也因为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人物性格,导致张国荣离世之后,众人发出了“世间再无程蝶衣”的感概。


张国荣演绎的程蝶衣深入人心,但鲜有人知道,张国荣差点无缘这部电影。

在挑选程蝶衣的扮演者时,导演陈凯歌和投资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

陈凯歌的不二人选是张国荣,投资方的人选却是尊龙。

在当时,影星尊龙已凭借《末代皇帝》大红大紫,不仅有名气背书,还恰好会唱京剧。

但兴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程蝶衣一角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落到了张国荣身上。

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凯歌的用人之准。


陈凯歌曾为了程蝶衣一角,跑到香港见张国荣。

在文华酒店里,陈凯歌把这个故事有些急切地讲给张国荣听。

“他一直不说话,就那么听着,有的时候抬头看看我,有的时候不看我。可当我全部讲完之后,我突然明白他就是程蝶衣。”

事实证明,陈凯歌没有看错人。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顾盼生姿、风华绝代,让《霸王别姬》获得了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这是华语电影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金棕榈。

02

在张国荣饰演的众多角色里,有人好奇,为什么偏偏是程蝶衣成了他的巅峰角色?

有人回答,因为导演是陈凯歌啊。

如果说,张艺谋是出了名的“眼光毒”,那么陈凯歌,就是出了名的“会说戏”“会调教演员”。


在拍《妖猫传》时,有个镜头是兵变之后,杨玉环站在台阶上掩面喝下一杯毒酒。

饰演杨玉环的张榕容,本想要表现得情绪迸发,以突出杨玉环的惨烈。

但陈凯歌却要求张榕容,要表现得更加平静、更加隐忍。

“越平静,越没有任何流露,越动人。”

他解释道:“这样的美人没有办法落实去拍,一旦落到实处就俗了。”

张榕容领悟之后,便隐忍住自己的情绪,这才有了后来杨贵妃摄人心魂的一眼作别。


还有黄轩在《妖猫传》中披着薄绢置身大雪中只为求一字的镜头,以及他在被空海质疑《长恨歌》后委屈哽咽的镜头,都无比打动人心。

黄轩说, “因为导演要求在一个瞬间要表达出两种以上的情绪,在每个镜头中去表现出难以言说的、让人癫狂的状态,所以我经常是一会哭一会笑,特别神经质,情感汹涌澎湃。”


陈凯歌特别会说戏,这仿佛是公认的。

葛优曾这么说陈凯歌:“有不明白的,经导演这么一说,豁然开朗”。

郭富城也说:“凯歌导演是很特别的导演,他讲戏非常详细,每个镜头都分析给演员知道。”

影评人阿郎曾在《梅兰芳》的片场,听过陈凯歌给王学圻说戏。

他评价那个场景:抑扬顿挫,引经据典,大开大阖,单纯的热忱扑面而来,极富感染力。

而这种极具感染力的导戏模式,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和《演员请就位》里,更是让陈凯歌圈粉无数。

在《我就是演员》里,徐娇和胡先煦演过《卧虎藏龙》。

一出戏下来,大家都感觉味道不对,却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


而陈凯歌通过3个问题,就帮助演员和观众找到了这出戏不对味的地方。

果然,徐娇按照陈凯歌的建议再演一回,状态就对了。

什么才是好的导演?

章子怡说,一个好的导演,就是一把尺子,它是有刻度的。


而陈凯歌就是这把有刻度的尺子。

03

作为“一把有刻度的尺子”,陈凯歌在拍戏时特别“有规矩”。

《霸王别姬》的副导演张进战回忆:“在陈凯歌剧组,我们交流,总是离不开‘规矩’。什么是规矩?就是专业。”

为了“规矩”二字,陈凯歌花了6年之间,在湖北襄阳拔地而起了一座1:1的长安城,还种了两万多棵树,等到树长高了才拍电影。

而这都是为了在《妖猫传》中呈现足够真实的影视效果。


“我不用绿幕拍摄,而是用一个笨的办法,为得是对得起观众。我觉得观众值得这样的真实。”陈凯歌在接受采访时说。

果然,《妖猫传》一上映,大家都惊叹唐朝盛世的空间美学美到让人窒息。

有网友说“这种沉甸甸的影像质感,是再厉害的特效都达不到的,它的质感就像匠人纯手工的工艺品。”

为一部电影建一座城,陈凯歌并非第一次为之。


1997年,陈凯歌拍摄《荆轲刺秦王》,花了4年时间等剧组的设计师画出宏伟的秦王宫纸图,然后将它搭建出来。

2008年,拍摄《梅兰芳》,在北京怀柔郊区专门打造了投资过亿的怀柔影视基地。

2010年,拍摄《赵氏孤儿》,陈凯歌又耗资2.4亿元,在浙江象山修建了春秋战国城。

陈凯歌认为,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的力量无与伦比。

哪怕参加《演员请就位》这样的综艺节目,陈凯歌也对场景布置的要求极高。

在指导《海洋天堂》片段时,陈凯歌改变了原本房间的布置,简化房间陈设,增加金鱼和花束,让房间看起来简洁,更有生命力。


因为增加了种种细节,片段人物显得既真实又感人。

“我觉得,一部电影在表演上,演员上是否成功,和一个导演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是有关系的。我宁愿每天少拍几个镜头,包括搭建真实的场景,都是为了向观众负责。”

正因为心中有着拍电影应有的“刻度”,陈凯歌并不高产。

他30年才拍了14部电影。连他自己都说“真是不算高产,不算一个有本事的导演。”

04

陈凯歌有没有本事,我们不能轻易评定。

但陈凯歌,确实是一个起点很高的导演。

处女作《黄土地》不仅登上了中国影坛,还被誉为“第五代导演崛起之作”。


在香港上映仅仅7天,就引来200多篇影评,获得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和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之后,《霸王别姬》又把陈凯歌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直到今天,仍没有第二个中国导演能捧回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奖杯。

但《霸王别姬》是荣耀成绩,更成了陈凯歌无法逾越的高度。


此后陈凯歌拍的电影屡屡收到诟病,陈凯歌也一次又一次陷入泥沼。

“恶评”最盛的时候是2005年。

《无极》一上映便引发了互联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大家群嘲“大导演的陨落”,还毫不客气地说“烂片一词就是从《无极》才知道的”。


此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仿佛中了某种魔咒,总是让人频频失望。

《赵氏孤儿》《道士下山》的豆瓣评分都不超过6分,《妖猫传》的口碑两极分化,在豆瓣上也只有6.9分。

有人说他变了。

编剧芦苇说“自从他获得大奖,一切都变了,说话的口气和语境,以大师自居的姿态,一下就把和人们的距离又拉开了。”

陈凯歌承认自己被时代推着向前,不得不变。


“现在进电影院的观众第一就是找乐,第二就是找点刺激。这时你就得问自己:你现在拍的电影还有价值吗?作为导演你的价值在哪儿?不管中国变化怎样快,首先第一件事你得适应,然后再想怎么往前走。”陈凯歌感叹,“鱼还是这条鱼,水不一样了。”

但陈凯歌说,他的初心并没有变。

他在筹备电影时,只关注电影本身。至于资金怎么来,又要怎么谈,能有怎样的票房,他一概不管。

妻子陈红说过,两人一起去见投资方。只要谈到钱,陈凯歌必定暂时离开,“他不愿听到钱”。

他也从没去考虑商业和艺术如何兼得的问题。“说这个艺术多一点,下部戏咱商业多一点——这变成了纯粹的买卖,好无趣。”

而这样无趣的买卖,陈凯歌从来不做。


陈凯歌说:就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只能按照我自己对事情对世界的认知来去做这样的表达。

是的,陈凯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了。

他自己也说,《霸王别姬》不可能再有。

“现在这个环境决定了电影不能再这么拍了。你说我硬扛,那是扛不过去的!”

对于《霸王别姬》的高度,陈凯歌说,到哪儿个山头就唱哪个山头的歌。既然他在那儿了,就让他在那儿吧。


文章写到最后,我在想,陈凯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会说戏,他追求完美,他只愿意关注电影本身,但也一直在顺应时代变化。

电影,大概就是现实与理想的交锋。

而陈凯歌,在很多时候都是那个造梦者。

当然,他也有造梦失败的时候。

但就像他说过的,电影说到底就是实现你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


那有时候,梦没能实现,就暂且原谅吧。

毕竟,他可拍出过《霸王别姬》啊。

—END—​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攀升》。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OXwDHEBfwtFQPkda5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