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轻武器世界,几乎被中口径自动步枪统治着。二战时期德国的7.92×33mm中间威力步枪弹和STG-44自动步枪给了各国枪械设计师们启发,中口径步枪弹的弹壳长度、威力进一步缩小,可以作全自动射击的自动步枪迅速替代了以往的栓动步枪、冲锋枪。
在这一时期,北约的枪械口径也得到了统一:各国统一采用7.62×51mmNATO大威力步枪弹。红色阵营干脆统一拿起了老大哥的AK系列步枪和7.62×39mm M43步枪弹。也是在这时候,最具盛名的三款中口径步枪出现了:M-14,AKM和FN FAL。
说到M14和AKM,可能各位读者老爷们对它们是了如指掌。而FN FAL好像有点陌生——说起来,这家伙的装备量可要比上世纪70年代时的M14要多得多。FN公司从1953年一直生产到1980年以后——仅登记在册的生产量就超过400万支,一共装备了世界上9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武装力量。
它的研制工程始于战后英国提出的自动步枪计划,还曾计划采用英国研制的7×43mm中间威力步枪弹。随着北约枪弹口径统一工程的推进,FAL最终确定选择了使用7.62×51mmNATO全威力步枪弹,并以20发/30发弹匣供弹。
就使用的弹药造成的特性而言,FAL存在着枪口上跳极为严重、连发不好控制的现象。这也是采用全威力中口径步枪弹的步枪的通病。为了适应采用不同度量单位的国家,FN公司还专门推出了英制式和公制式两种FAL,以适应不同国家。而英制式和公制式两种版本之间零部件基本不能互换使用。
有趣的是,英阿马岛战争中双方都在大规模地使用FAL步枪。不过英国采用的是英国特许生产版本的FAL(名为L1A1 SLR),只能作半自动射击。阿根廷采用的是公制式的FAL,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在短兵相接时,英军经常被猛烈但几乎毫无射击精度可言的火力压制。
当年的轻武器大多以"枪族化"著称,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互换零部件、减少战场后勤补给的复杂性。FAL也不例外,FN公司直接推出了4个型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装备量最大的自然是FAL50-00型(标准型),所有的变种枪支都在它基础上研制。步兵班组需要机枪,那么采用重枪管、增设两脚架的FAL50-41型轻机枪出现了。伞兵的要求相对特殊,要求减少重量、增加其便携性,那就将后托更换为折叠版本,命名为FAL50-64;为了适应特种部队、后勤人员,FN公司还推出过一个短枪管版本的FAL50-63。
光是一个FAL枪族,其种类就可以囊括一个步兵连应有的主要战斗武器。而恰好欧洲大多数国家军队规模也不是那么大,有这一款枪几乎就能满足所有战斗人员的需求了。加上结构相对简单、容易清理维护等优点,在小口径步枪的时代到来前FAL都是北约各国的主要轻武器之一。
其实美军都差点装备FAL,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它的形象也在多种大型射击游戏(例如"吃鸡")、电影里亮过相。在描述雇佣兵作战的电影《野鹅敢死队》里,雇佣兵们甚至人手一支FAL——由于FAL的生产量大、7.62NATO步枪弹相对来说容易获得,内部结构相对简单可靠也容易维护,当时西方国家的雇佣兵几乎都选择使用FAL。西方国家媒体甚至为其冠名:"自由世界的右手"!
在小口径步枪的发展逐渐枝繁叶茂之后,已经过时了的FAL大都从各国军队制式步枪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了预备役、民兵等的装备。更多的FAL通过种种渠道流向了各种武装力量的手里,它们仍然活跃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