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结束后方知父亲病逝,钢铁战士泪洒归途

2019-10-14     南海舰队

“爸,我回来了!”

10月6日,刚刚参加阅兵归来的

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雷达旅上士王培晨

一到家就跪在了父亲的坟前泣不成声

由于家人担心影响阅兵训练

对他隐瞒了父亲逝世的消息

没能见到老父亲最后一面

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1

三次受阅: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王培晨参军入伍11年来,获得过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三次、嘉奖九次,先后参加了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2017年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均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阅兵训练场上的王培晨

作风硬朗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一起参阅的战友孙欢回忆:“高强度的阅兵集中训练面前,王培晨没喊过一次疼,没掉过一滴泪。每天早晨呼号答词训练,多次喊到声音嘶哑;前期挂枪训练时,肩膀被枪背带勒到血肉模糊,汗水夹杂着血水把他的衣服紧紧粘在身上;两度晕倒在训练场上,也咬牙坚持不后退一步……”

阅兵结束后,王培晨与受阅战友合影

作为方队中年龄最大、兵龄最长、执行重大任务最多的“老大哥”,在完成每天的训练后,他还会主动帮带其他同志,讲技巧方法、讲心得体会,几个月的苦练,王培晨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可以三小时纹丝不动。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王培晨作为巨浪2导弹方队的乘载员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2

四次隐瞒: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亲

就在阅兵训练进入攻坚期之时,王培晨远在河南辉县的家中“天塌了”——父亲因病逝世!而此时,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他仍毫不知情。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父亲便不慎摔伤,为了不影响王培晨的训练,父母选择了隐瞒;建军节,父母给王培晨发来了短视频,画面中他们笑靥依旧,可王培晨看不到的是,为了录制这短短一分钟的视频,父亲强忍剧痛,汗湿了后背;8月29日,王培晨的父亲与世长辞,母亲独自操持着后事,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阅兵前的最后一次视频通话,母亲“一如往常”微笑着鼓励王培晨刻苦训练,而此时,父亲已经走了近一个月了……

王培晨的父亲不爱拍照,这是为数不多的全家福

“阅兵结束了就回部队吧,看看单位有什么要求,有没有什么事耽误着……”10月1日阅兵结束后,母亲依然没有告诉他真相,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告诉孩子“做事要善始善终,在成绩面前不要骄傲”。或许,在母亲看来,部队的事才是大事,国家的事才是大事——自己的儿子在做大事,而家里的事,不能影响大事……

王培晨和母亲在一起

直到王培晨从北京归建部队的途中,妻子才告知他父亲逝世的噩耗,这个在阅兵训练场上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钢铁男儿顿时泪如雨下,当即请示单位,中途下车赶回老家。

平凡与伟大并不总是隔着天堑,四次隐瞒,勾勒出一对普通战士父母默默支持与坚守的身影。谁又能说,那些欢呼与掌声、鲜花与荣光不该送给他们一份呢?

3

共同心愿:解决军人后顾之忧

在得知王培晨的家庭变故后,所在部队党委立即派政治工作部领导专程赶往河南辉县慰问,对王培晨及其亲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部队和地方领导前往辉县慰问

这件事也引起了辉县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一同前往,纷纷表示会关心照顾好王培晨的亲属,用实际行动让王培晨安心服役。

王培晨在部队获得的荣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希望王培晨在阅兵场上的优秀表现,能够告慰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这样王培晨一样优秀的士兵,以及他们背后英雄亲人们无私的支持,才有了军队的长城永固,才有了今天祖国的锦绣山河。

他是蓝色方阵中的一朵浪花白

他是守卫祖国海疆的千里眼

他也是父母亲的儿子

向所有奋斗在强军新征程上的同志

和背后默默支持工作的军属们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南 海

  • 图文:范贤明 高宏伟

  • 编辑:二楚

勇立南海潮头 守望四海风云

邮箱:nhjdgzh@163.com 电话:0759-7661330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Jc40m0BMH2_cNUgeB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