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有位球友在我某篇文章后面写了一个有趣的评论,大致意思是说网球方面的很多分歧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这触发了我的思考,网球运动与政治到底有怎样的关联?或者说,网球运动的发展和变革,其幕后的推手到底有哪些,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竞争和角力?
有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网球本身就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相较于球场上明刀明枪的厮杀,球场下暗藏的政治角力却易为大众忽视,有时候其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跌宕起伏的大满贯决赛。
在谈论电影的时候,我们一般只想到曝光率极高的明星们。实际上,对整个电影市场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各类电影协会、评奖机构以及官方管理机构,帅哥美女明星们只是这些幕后大佬捧起来的当家小生花旦。网球界的情况也大致差不多,我们在讨论网球的时候,话题常常是围绕着创造辉煌战绩的男女球员,对ITF、ATP、WTA、各大赛事主办方的信息则知之甚少,而恰恰是这些声名显赫的组织才是影响和决定世界网球发展的重要推手。今天,我就来谈一谈网球场下各方的政治角力。
ITF:名不副实的“老大”,新主席带来新思路
ITF是国际网球联合会的简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牛,毕竟与之类似的国际泳联、国际田联、国际足联都是各自领域具有绝对影响力的组织。近年来,伴随着ATP&WTA的崛起和壮大,国际网联在网球界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小。单就赛事来说,目前各类巡回赛主要是由ATP&WTA与世界各地的相关组织联合举办的,ITF主办的重大赛事主要是戴维斯杯(男子)和联合会杯(女子)。2019年ITF完成了换届选举,来自美国的David Haggerty当选为新一届主席。甫一上任,他就对上一届工作提出了批评,指出ITF过于关注少数的顶尖球员而对排名低的球员照顾不够,今后他将采取措施改善非顶尖球员们的待遇,帮助他们过上“高质量”的职业生活。
同时,他还将积极向落后地区推广网球,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网球运动,尤其是为落后的非洲提供更多的网球场和网球设备,推动网球运动进入非洲校园。归纳起来,这位新主席的思路主要有两点:一是重新调整球员利益,二是扩大网球在全世界的影响。中国《易经》上有一句话说得好,“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发”,新主席能否重振ITF在网球界的影响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ATP&WTA:强者恒强,影响太大并不一定是好事
公开赛时代以来,网球运动最吸引人的就是ATP&WTA主导的全球巡回赛,这已经成为现今最为成功的体育赛制之一,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ATP&WTA在网球界的强大也反衬了ITF的羸弱(尽管ITF管理着四大满贯),这一点从巡回赛和戴维斯杯联合会杯在关注度及商业价值方面的巨大差异就可以看出。近年来,巡回赛的奖金不断上涨,尤其是冠军的奖金涨幅更是惊人,这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部分人认为ATP&WTA的不当引导使公众对顶尖球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球员赚得钵满盆满,而那些排名100开外的球员几乎难以做到靠奖金来维持职业开销,这显然不利于处于金字塔底层的球员进步,动摇网球未来发展的基础。另外值得关注的是,ATP在明年将创设一项全新的赛事,新的ATP杯不仅有高额奖金还有积分,这无疑会对ITF等其他组织的网球赛事造成更大冲击,一些人期待的网球多元化格局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ATP球员议会:致力于使更多的网球运动员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ATP球员议会是代表球员利益的非盈利性组织,有点类似于职工自治组织(工会)。目前ATP球员议会共有13名成员,在现任主席德约科维奇看来,球员议会工作的重点是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以实际行动来扭转公众对其只为顶尖球员争取更多利益的误解。德约科维奇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球员议会认为各方应更多关注那些在大满贯前几轮出局的球员,希望那些排名低的球员能获得更高的受益来支付教练团队和旅行参赛费用,帮助那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迅速成长。在这一点上,德约科维奇与ITF新主席的看法基本一致。
戴维斯杯改革:在饱受争议中艰难前行
今年戴维斯杯进行了非常大的改革,沿用了118年的分轮次、主客场赛制不复存在,新赛制规定先通过预选赛产生12支晋级队。在ATP年终总决赛之后的11月底,12支晋级队和上年4强队、2支外卡队共18支球队将通过小组循环赛产生八强,接着进行淘汰赛决出最后的冠军,这样的赛程安排有点像足球的世界杯。著名足球运动员皮克参与了这项改革计划草拟和投票的过程,并在改革方案投票通过后宣布成为戴维斯杯的新赞助商。很多人由此猜测皮克早就瞄上了网球,期望籍此将自己的商业版图由足球扩展到网球。
戴维斯杯改革方案通过后,各界褒贬不一,坚守传统被指责为故步自封只能继续堕入低谷,而大胆创新又被斥责为扼杀传统或许跌落得更快。一些著名球员对此也有不同意见,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表示赞成,而费德勒则指出让足球运动员来参与网球管理显然不合适,小兹维列夫则提出了明确的批评,并早早表示不会参加改革后的首次戴维斯杯。
拉沃尔杯:场上书写传奇场下续写传奇的人,他也要来分一杯羹
在网球界,罗德·拉沃尔绝对是一座丰碑,他曾占据世界第一宝座连续七年之久,是网球史上两次在一年中拿到全满贯的唯一球员(分别在1962年和1969年),很多专家和一些评选活动都把他列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男子网球选手,现年81岁的他仍频繁出现在重大赛事的观众席上。在罗德·拉沃尔的推动下,拉沃尔杯成功跻身原本已安排得非常紧凑的网球赛事之列。这项赛事由世界顶尖男网选手组成欧洲队和世界队进行比赛,团队在比赛盘歇时可以相互交流,前辈们对新生代们进行指导提示,这使比赛充满了温情和团队氛围。
此外,费纳合体双打、激情澎湃的吼叫、生动幽默的肢体语言、灰黑色的球场,这些都是拉沃尔杯吸引人的独特之处。人们常说网球运动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抱怨巡回赛几乎一成不变,显得单调又沉闷。如果把当下的巡回赛比作为波澜不惊的池水,那么拉沃尔杯则如一阵旋风吹皱了这池春水,不知道同在这片水里游弋的ITF、ATP、WTA的当家人会不会也跟着一起心旌摇荡起来?
广大球迷:弱小力量累积起来也足以撼动世界
放眼天下网球界,群雄在争斗中的兴衰与荣辱、格局在割据后走向统一、规则在确立后走向变革,这与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何其相似?春秋战国乱世中产生了诸子百家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源头活水;秦统一后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人身体里刻下强盛和统一的基因。在现今网坛,一花独放还是百花满园?一家独揽天下还是多家共存共治?这些重大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由人民群众而非英雄创造,千万球迷的方向会决定整个网球发展的方向,千万球迷的选择也会影响网球发展的选择。
每一位关心网球、热爱网球的网球迷,都应该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如果把这些网球界的大佬们比作为呼风唤雨的大人,那我们千万球迷就是勇敢坚毅的小孩。
最后,我想用一句歌词来为本文作结,“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4Hf_m4BMH2_cNUgla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