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特约记者萨萨3月30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航空货运业,国际航空运力的不足也造成了一些国际邮件快件滞留、防疫物资运送受阻等情况。29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称将通过增加包机、开辟航线等方式,加强国际航空运力供给,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运输。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准备装机的抗“疫”医疗物资。(中新社图)
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国际运输
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运输生产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国际航空货运业短板在疫情下更加凸显。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航空货运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航线少,二是全货机数量少。
为了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在29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表示将通过境外中转、增加包机、开辟航线等方式,构建中国国内和海外防疫物资寄递运输“绿色通道”,保障生活必需品运输。
金京华介绍,受疫情影响,国际寄递渠道受阻,造成了一些国际邮件快件滞留。国家邮政局将在万国邮联等多边框架下,努力维护国际邮政网络的畅通。后续将继续组织业内企业通过增加包机、开辟航线等方式,加强国际航空运力供给,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物品的国际运输。
同时金京华指出,还将通过中欧班列、中美快船以及周边国家陆运等多种途径,努力把疫情对跨境寄递物流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据悉,为更好向海外运输防疫物资,中国货运巨头顺丰航空公司已增开到美国、欧洲、印度的航线,执行防疫物资包机210班,其中3月1日到14日承运从中国发往海外的口罩、防护服、手套等防疫物资108吨,涉及3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增开到俄罗斯、比利时的航线,执行防疫物资包机24班,运输邮件4.2万件、292吨。圆通航空公司执行防疫物资包机84班,承运物资超过422吨,3月21日使用757全货机将11万只口罩、10万人份检测试剂、1万件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运抵菲律宾。近期菜鸟网络也计划投入200架包机,打通中外双向物流,保障防疫物资和跨境电商件的运输。
国际全货运航班数量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目前,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航空货运能力也在逐步恢复。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二级巡视员张清介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货机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相关支持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紧张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全货运航班将增至每周930班,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据介绍,为提高中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确保疫情期间国际航空货运供应链稳定,近期中国民航局主要采取三大应对措施:一是大力增加航空货运运力供给。二是鼓励主动对接对外贸易需求。三是持续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四是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运输需求,民航局及时启动重大运输任务,着力防范供应链“断链”风险。
首个货运为主的机场预计明年底投运
另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一级巡视员任虹表示,为了提升中国货运能力,湖北鄂州正在建设中国第一个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
“鄂州机场已在2019年下半年顺利开工建设,虽然疫情有一些耽搁,但现在已经复工了,按照目前的计划,预计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能够投入运行。”任虹说。
据称,鄂州机场功能定位是货运枢纽和客运支线机场,按照2030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30万吨规划设计,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入驻鄂州机场,并出资建设鄂州机场航空货运设施,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社会资本、企业进入机场的项目。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运输机场共有235个。同期货邮吞吐量达1710万吨,货邮吞吐量增长同比仅2.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