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电影,将无厘头表演风格推上了巅峰,时过境迁,有多少人想要模仿继承,却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终折在上面。
周星驰把这门槛造的太高了,其他人跨不过去,驾驭不了,认命就好,何苦拿“周星驰就是这个风格”去辩解呢。
不久前,表演类节目《我就是演员》因为演员许君聪登上了热搜。节目中,许君聪主动选择了《西游降魔篇》中玄奘初见孙悟空的经典片段。
表演前,许君聪信心十足:“好剧本终于让我逮着了……我来的目的,就是奔着冠军来的。”
深谙喜剧表演技巧的许君聪,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也运用到了这个桥段的表演当中。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表演刚进行到一半,几位评委都纷纷按下NG叫停。
许君聪与搭档满脸诧异的出来听取评委的评价,章子怡很直接:“这种题材搬到舞台上,要不就是把观众‘笑死’,要不就是把观众‘尬死’,你们属于后者。”
这时,许君聪解释道这次表演的《西游降魔》跟周星驰的原版有很大不同,不同的方向和包袱都还没表演。
面对演技浮夸尴尬的批评,许君聪解释,浮夸只是前面的铺垫,再往下剧情就转变了。
然而于正和章子怡都觉得,如果前面的表演都不能吸引观众,那观众可能还没有看到后面的剧情就已经换台了。
这时,许君聪又劝道:“其实啊子怡老师,就再忍一小会儿,最好的地方他就到了。”
可能李成儒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说:“不行了,忍不住了。”
李成儒老师早年曾参与八六版《西游记》五年半的拍摄工作,这也让他对传统《西游记》及“美猴王”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因此,用荒诞的手法,将“美猴王”的“美”字摘掉重新诠释“妖王”孙悟空,对他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别提许君聪的浮夸尴尬更甚。
对此,李成儒给了许君聪一个建议:“提升眼界和艺术鉴赏能力,不要总盯着墙角,不要老盯着八十年代以后流行起来的无厘头。”
这时,许君聪打断了李成儒的话,反驳道:“老师,周星驰老师在我眼里不是墙角。”
李成儒:“我没说他,我说的是八十年代兴起来的很多喜剧类的无厘头表演,咱们不用具体指谁。”李成儒的意思是,他说的是特指的表演风格,不是特指的人。
两人之间的对话交锋,也让网友争议许久。
李成儒老师在业内确实德高望重,但深谙传统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对“新”的东西保持着警惕性甚至排斥性,新的表演风格、新的作品题材在李成儒眼中,很容易被理解成“胡闹”。暂时不管当时陈凯歌评价李成儒的话是否带着私人感情,但“相对比较保守,对世界的进步不太关心……他是生活和沉浸在过去时代中间的,感受过去时代夕阳的一位老艺人”这几句评价,其实不无道理。
而许君聪也确实有些轴,难听点就是嘴硬,在这四五分钟的剧情表演里,他在“模仿黄渤”和“回归许君聪”之间来回跳跃,一会儿浮夸,一会儿深沉,十分缺乏连贯性。当评委指出他的问题时,他没有从自身的表演水平找原因,而是坚持认为是评委们没有忍耐着看下去进而发现自己口中的“亮点”。
当李成儒建议他不要盯着无厘头墙角时,许君聪直接拿“周星驰不是墙角”反驳了回去。这样辩解,很有可能只是单纯作为周星驰粉丝着急为偶像辩解。但他为什么不想想,李成儒不愿特指周星驰的原因?李成儒只想针对无厘头风格进行评价,并不想针对周星驰个人,而许君聪,却直接把“周星驰”堵在了李成儒枪口前面,反倒是让李成儒回头解释“我没说他”。
可能许君聪确实对自己的表演水平很自信,在这档节目播出的同时,由他主演的新片《中国飞侠》也在院线上映,但事实就是这么打脸,1500万的成本,上映17天仅拿回1300万,评分也才6.3,可谓票房口碑双扑街。
片中,许君聪饰演一位善良的外卖员,表演风格一如既往的“刘海柱”和“喜剧人”,角色形象也禁不住推敲:在外古道热肠毕恭毕敬,在家里威风凛凛义正言辞,不顾家里人劝解,不计成本地做好事,连女儿手术费都用出去了,最后获得救赎的方式竟然是做好事被媒体报道,然后全民给他捐款,无异于用“天上掉馅饼”来弥补现实生活经济空缺。
许君聪是一位优秀的喜剧演员,但想要往大银幕上走,想要成为实力派演员,那还是希望能把心再放低一点吧,虚怀若谷,听听前辈们的意见,提升自我水平,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要求观众忍耐着把戏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