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这句话绝对是真理!现代很多疾病甚至癌症都是“吃”出来的,如食道癌、胃癌。胃癌是全球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癌症中位列第二,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胃癌患者死亡。最大的祸首竟是一个绿油油、身体如火腿肠,尾部带有几根触须的细菌,很像一根被缩小、染绿、瘦身后的胡萝卜,它就是“多口相传”的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搞事情我最强
据欧洲研究人员表明,幽门螺旋杆菌的来头能追溯到5300年前!著名的奥兹冰人胃里就提取出这种细菌。起初,研究者不相信有细菌能在胃酸中存活,直到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和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培养出了这种螺杆状细菌,才证明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并证实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都是它搞的事情。
3D视图下的幽门螺旋杆菌真容
幽门螺旋杆菌搞事情能力有多大?全世界2/3的人都带有幽门螺旋杆菌,我国近半数人属于携带者。而且,胃里只要有幽门螺旋杆菌,就别妄想甩掉它!目前没有单独药物可以消灭它,只能靠多种药物长期辅助治疗。这个坏东西真正做到了不离不弃,奥兹冰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人都死了那么久它还在折腾。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起什么病?自己有没有被它黏上?请认真回答下面的灵魂拷问:
1、有没有出现过胃疼、胃酸、胃炎、甚至胃溃疡?没错,80%的几率是它搞出来的。
2、躺下睡觉就会打嗝(嗳气),感觉腹部“内力外涌”?起床打个哈气差点儿被自己熏倒(口臭)?有50%的可能性,幽门螺旋杆菌正在你的胃里作祟。
3、时不时一股洪荒之力由胃部向上喷涌(反酸)?脆弱的小心脏总感觉被开水烫了一下(烧心)?此种情况有60%几率是幽门螺旋杆菌逐渐强大,正在破坏你的胃壁。
如果频繁出现上述3种情况,请及时就医检查,抓紧时间用药,别让幽门螺旋杆菌猖狂下去。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本身并不可怕,而是它搞出来的事情实在不可估量。被它盯上的患者普遍易发胃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攻击胃壁,胃壁的作用是保护人体防止胃酸外漏。然而,幽门螺旋杆菌开始捣乱就证明它们非常强大了,受到攻击的胃壁会出现溃疡、炎症等,有时候也会导致胃出血。
现今,幽门螺旋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入Ⅰ类致癌物,胃癌发病率与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人类患胃癌的风险可以降低39%!现代消化道癌症检查有一项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属性,阴性则太平,如果是阳性,患癌的几率非常大,甚至已经处于癌变期。
幽门螺旋杆菌:传啊传啊,我的骄傲放纵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都是吃出来、传出来的,而且它的传播途径非常直接,甚至被冠以“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名号。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多口相传”的特性。
第一是口口相传:咱们中国人的餐桌就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平台,混杂在一起的碗筷、被不同人夹取的饭菜,统统都是传播源。更为直接的行为,亲吻。只要对方带有幽门螺旋杆菌,你们的恩爱将由它陪伴到老。很好地验证了病从口入这个道理。
第二是粪口相传:不是吃粪!而是接触过排泄物、污染物、食物残渣后,没有洗手,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会从口中进入胃里,所以饭前便后必须要洗手!
第三是自身口腔细菌:不刷牙、偏食糖类、油腻等易造成口腔细菌滋生的食物,有长期吸烟情况等,会给幽门螺旋杆菌提供生长空间,从而侵入胃部。
幽门螺旋杆菌:免疫?那是不存在的
幽门螺旋杆菌几乎无法被免疫,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预防。实际上,预防幽门螺旋杆菌都是日常习惯,比如勤洗手、远离不净水源和食物,不吃生食、独立使用餐具,饭菜用公筷,保持口腔健康,每天清洁口腔卫生等。
对了,幽门螺旋杆菌还很任性,有些人感染后很快会得胃病,而有些人从小就感染,但是终生不发作、无病症,不尽感叹:人与人的差别真是大啊!当然,这种感染后却安然无恙的幸运儿属于极少数。目前,西医采用抗菌素药物(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效果理想;中医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也有方法,如辨证治疗,服用汤药、鲜草药汁等。
最后,提醒大家多关注胃部健康,频繁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痛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在幽门螺旋杆菌肆虐前遏制住它,及时治疗病情,防止恶化、癌变。
图片原创/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