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想不想亲手做出你灵魂的星云?暨《星体艺术史》北京分享会

2020-09-08     elvita威生活便签

原标题:9.12 想不想亲手做出你灵魂的星云?暨《星体艺术史》北京分享会

我们的灵魂能被看到吗?我们能将灵魂装入培养皿吗?想不想尝试亲手做出你灵魂的星云?“创造你的灵魂星云”冥想创作工作坊将会为你揭晓!

9月12日,艺术家剑辰以及知名音乐人星宇,将在2020 ART POWER 100无界艺术季暨汉仪·艺术发现展“艺术+”沙龙带来一个极其特殊的“创造你的灵魂星云”工作坊。每个参与的朋友将伴随着星宇的现场即兴音乐进入冥想。冥想后,每个人将拿到一个培养皿,并用剑辰准备好的“灵魂超市”中的各种奇怪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灵魂星球”,最终这些灵魂星球将汇集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成为2020年你和剑辰、星宇的独特记忆。

活动主题

《星体艺术史》新书分享会

暨创造你的灵魂星云——冥想创作工作坊

活动嘉宾

朱剑辰

艺术家,设计师,艺术史作家

李星宇

独立音乐人,声音艺术家

原畅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

文化遗产保护策划人

活动时间

9月12日周六

[上半场]

14:30-15:30

创造你的灵魂星云 工作坊

星际票59元

[下半场]

15:40-17:00

《星体艺术史》北京分享会

免费入场

扫码报名

开启你的灵魂SHOPPING

地点

昆泰·嘉瑞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望京东园四区3号楼

同时,这也是剑辰的新书《星体艺术史》在全国巡回签售后,回到北京的第一站,在这里将会进行图书的分享。最终互动和签售环节,还有3D明信片,幸运吊坠,宇宙风PVC包相赠。本站现场还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博士原畅,来和剑辰聊聊这本书创作的历程。

活动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为“创造你的灵魂星云”工作坊,只需49元就可以留下你这个夏天最独特的记忆;下半场为《星体艺术史》分享,所有嘉宾都可以免费参与。

上海衡山和集

深圳空体

【其他城市发布会现场】

成都方所

什么是星体艺术史

“我们是不是都在朋友圈/微博扮演着另一个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艺术家?”“苹果公司代表的‘扁平化’潮流还能吹多久?”“为什么中年男人喜欢玩石头?”......

这些答案都在朱剑辰所著的《星体艺术史:隐形的Z轴》中。这本书由本书由著名艺术家徐冰作序,并获得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埃利亚松、杰夫·昆斯、阿布拉莫维奇、杉本博司、村上隆等国际重磅艺术家官方授权。

讲起艺术,似乎总要寻找一个坐标,东方的、或者西方的;当代的、或者古代的,有没有一个方式,可以打破这些固有框架?艺术史可以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出发吗?朱剑辰所著《星体艺术史》或许可以让你重新思考艺术是什么,并让你理解艺术是如何和人的精神性乃至灵魂连接的。《星体艺术史》以十个行星为原型重新编写了艺术史,不再以地域和时间来划分,这就突破了一个艺术史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

著名艺术书家徐冰评价该书“从自然、人的原本出发,借助星体理论对“艺术”做细致的比对,寻其“法像”与“真像”……像是给看似有序的文化生态输入了一个新的序列。”

嘉宾简介

朱剑辰

JANSWORD ZHU

艺术家,设计师

艺术史作家

著有《星体艺术史:隐形的Z轴》,该书由著名艺术家徐冰作序。将星体文化与艺术史结合,以全新的切入点统合和梳理艺术史。全书获得了阿布拉莫维奇、草间弥生、村上隆、奈良美智、埃利亚松、杰夫昆斯等70余位国际和国内艺术家的官方授权。

Gucci品牌合作艺术家。星巴克、成家班合作设计师。作品在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展出,并获得日本H.A.C财团的新锐艺术家奖。

获得德国IF奖、德国红点奖、台湾地区金点奖、意大利A奖最高奖项铂金奖、美国Graphis金奖五大国际奖项。

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系MFA(艺术硕士)。归国后开设光子视觉设计事务所。擅长通过解构与实验探索中间态的造形语言。涉猎领域包括空间艺术指导、文化艺术项目视觉概念到高端消费品设计。

李星宇

Li Xingyu

独立音乐人

声音艺术家

通过个人音乐人项目“鲸⻥⻢戏团”,已发行4张录音室专辑(至20年2月),EP单曲及跨界创作专 辑不计其数。以个人名义还发起艺术项目“52Hz声音馆”,旨在发掘“音乐”之外的听觉艺术空间,首个 子项目“亚⻢逊寻声计划”广受关注。2018年发起寻声⻄游记项目,在新疆多地记录⺠间音乐并打破传 统作曲方式即兴录制融合⻛格音乐作品。07年起,作为声学空间设计师,参与设计录音棚及各类声响 设施及建筑100余座,遍及中国各地。

原畅

Yuan Chang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独立学者

当代艺术策展人,文化遗产保护策划人。立足当代生活,践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展示。应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力求为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创建对话,在官方文保事业与民间艺术活动的表达中充当桥梁。

现就职于专攻文化遗产科技保护与人文展示的轻洲科技,曾任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学术部等。是北京行又行艺术空间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央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二季撰稿人、艺术史论类专业英文图书译者、独立策展人。

在音乐及当代视听艺术跨界领域也有涉足,是国家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女高音、独立音乐人李星宇艺术项目“52Hz声音馆”的艺术顾问。

持续加载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tLDbXQBURTf-Dn5Ml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