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替石油、天然气成效明显

2019-11-14   新疆地理百科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36.8亿吨,进口量2.81亿吨;我国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4.6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天然气产量1610亿立方米,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45.3%。

当前,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煤替石油、天然气成效明显且潜力可观。李寿生称,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地位。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粉煤中低温热解及焦油轻质化技术为国际首创,煤制烯烃、煤制芳烃、低温费托合成、煤制乙二醇以及煤油共炼技术皆处于国际领先。另外,示范或生产装置运行水平也不断提高。例如,以宁煤400万吨/年为代表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项目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陕西未来能源采用自主开发高温流化床费托合成关键技术,大大丰富和改善了煤制油产品方案,其10万吨级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装置取得成功;数十套50~60万吨/年用大连化物所研发技术的MTO项目在全国实现了商业化运行;年产50万吨的煤制乙二醇装置实现了满负荷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正向大型化、长周期迈进。延长石油开发出双流化床超大型粉煤气化技术、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氧气气化技术;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合作开发的二氧化碳甲烷多重整制合成气关键技术,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家确定的现代煤化工有序发展基调测算,在规模和项目投产率适中的情况下,2020年煤制石油替代效率有望提升至75%,降低石油依存度1.8个百分点;煤制天然气替代效率有望提升至67.4%,降低天然气依存度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