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一个人熟练地掌握多种语言并不稀奇,这与欧洲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有关。欧洲语言主要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和文字同根同宗,掌握起来并不太难。记者认识一个“多语制家庭”。丈夫是希腊人,妻子是德国人,他们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工作,育有两个孩子。夫妇俩都可以熟练地使用希腊语、德语、英语、法语、荷兰语等。他们的孩子会讲的语言首先是父母的语言——希腊语和德语。由于他们在布鲁塞尔这座法语和荷兰语双语城市生活和学习,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会了比利时的两种官方语言法语和荷兰语。他们在布鲁塞尔英语国际学校上学,选修的第二外语是西班牙语,因此,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和西语。根据记者的了解和观察,尽管不少欧洲人可以流利地说六七种语言,但许多语言他们只会说,不会读和写。这也是许多掌握多种语言欧洲人的“通病”。
24种欧盟官方语言的地位和使用率并不总是相同的。在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的日常工作中,英语、法语和德语的使用率比较高。在位于卢森堡大公国的欧盟法院,主要官方语言是法语,其次是德语。欧洲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由各国首脑出席的首脑峰会(及次数不定的“特别峰会“)和无数次由各成员国部长出席的部长理事会,在这类会议中,一般只提供英、法、德、西和意五种语言的口译服务。欧盟各机构共有大约4300名笔译员和800名口译员,还有许多“自由翻译”。在欧盟机构中,所有文件也需要翻译成24种不同的文字,每年语言服务支出大约为欧盟年度预算的1%左右,文件翻译费高达15亿欧元,换算到欧盟每个公民身上,大概每人每年分摊2欧元。
目前,英国脱欧后欧盟成员国有27个国家,欧盟却有24种官方语言,分别是保加利亚语、克罗地亚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英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匈牙利语、爱尔兰语、意大利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马耳他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斯洛伐克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这么多语种如何工作呢?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等都有自己的笔译和口译翻译服务处。参观过欧盟机构的人会注意到,无论是在欧委会还是欧洲议会的会议厅,一排宽敞透明的玻璃窗最抓人眼球——这里是欧盟机构24种官方语言的同声传译室。在欧委会各司大厦的会议室,同样有相当规模的同传室。一般里面坐着两位译员,两人大约每25分钟交换一次。翻译的原则是:译员听到的是外语,说的是母语。但有的时候,一些使用范围比较小的语种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翻译接力”,即先译成英、法等“大语种”,然后再转译给其他语种。
记者常驻布鲁塞尔多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欧盟机构的语言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每天进进出出的官员和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使用最多的是英语和布鲁塞尔当地人使用的法语,其中英语的使用率高于法语。拿欧委会来说,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景:人们在欧盟机构内用英语交谈,走出大门后便换成法语。一些外国友人也说,在欧盟机构内,使用英语可以搞定任何事情。而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办理各类证件、与房管所打交道、上街购物等,如果不懂法语或荷兰语就会遇到一些麻烦。此外,英语还是欧盟机构国际交往的主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