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春运印象,车门挤不进,就爬窗户进入车厢

2020-01-03     书影勾沉

曾经,我们的车票是这样的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使用过的火车票

曾经售票是这样的



80年代,用于出售火车票的票夹。


80年春运,南京站使用第一代电子售票机

曾经购票是这样的



80年代,春运期间临时增开的售票处。



2006年,上海站春运应急售票处。



2003年起,上海站连续7年开设售票“大卖场”。

曾经候车是这样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阜阳站广场等待进站的旅客。



上世纪90年代,旅客在镇江站老候车室候车。



21世纪初,阜阳站春运根据出行方向,搭建彩色分区候车雨棚。



2008年,上海站工作人员引导旅客进入地下车库候车。

曾经上车是这样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旅客从阜阳站搭乘大棚车。



车门挤不进,就爬窗户进入车厢,抢个好位置。



21世纪初,南京站工作人员这样引导旅客上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kpta28BMH2_cNUgj6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