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好在哪里?陈凯歌若不夹带私货,评分会更高

2019-10-05   飞天传书人

《我和我的祖国》是展现全民集体情怀的一部电影。

它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起点高,落点也高,观影感受总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

因为太多与国家命运有关的故事,都是那些曾经参与到历史事件的伟人英雄们,

他们的浴血奋战,他们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

极少有国庆档的电影,像《我和我的祖国》一样,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

表达家国情怀,表达四海一心的爱国情感。

《我和我的祖国》用七个故事,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人物的角度,展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

这部电影,起点很低,但落点却很高。

七个单元,七个故事,均以小人物作为展现主题思想的载体,

这七个单元也分别兼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以十年为单位七代人的集体记忆。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七个故事,向中国人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献礼片,更是中国人民七十年来不屈的抗争历程,

更是全球华人期盼了七十年的强国梦得以实现的盛大典礼。

但最重要的,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不再是那些英雄伟人,

恰恰是如我们一样为祖国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也因此,这部电影才激发了更多民众的共情。

陈凯歌作为该片的总导演,在影片整体构思上,他显示出了他的专业水准,

在整体节奏和把控上,也显示出他作为中国四大导演之一的非凡之处,

包括画面感和大部分演员的任用上都具备着一个顶级导演的眼光和水准。

然而陈凯歌最大的败笔是七个单元中由他单独执导的《白昼流星》。

这个片名表面上是在赞颂中国宇航事业,看过电影之后,网友直观感觉,

陈凯歌大有利用此单元使自己儿子陈飞宇成为娱乐圈中的《白昼流星》。

七个单元之中,网评最差的就是《白昼流星》。

为了表达扶贫思想的核心,陈凯歌煞费苦心的编了一段能让陈飞宇大幅度露脸的故事,

一个人独霸一个单元的故事太过明显,于是编了两个嫌弃家乡贫穷的年轻人,

用刘昊然的恶来彰显陈宇飞的善良,想捧红自己儿子的意图已经比白昼流星还要明显。

正如有网友嘲讽一般,陈飞宇无神的眼睛和青涩的演技,被昊然弟弟吊打,

有网友不无嘲讽地喊话陈凯歌:你家少爷与昊然弟弟的演技差出去一个美国。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为8.1,因为《白昼流星》这一单元差评如嘲评分现在呈现下跌趋势。

陈凯歌想捧红儿子,作为一个父亲来讲本无可厚非,如同成龙捧房祖名、向华强捧向佐,

作为资本的持有者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权利,利用人脉关系在《将夜》里捧儿子并未引起反感

陈凯歌错就错在不该在这么严肃和崇高的一部电影里利用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夹带私货。

不论作为本片的导演还是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来讲,都十分的不妥。

此举不但引发了观众的反感,更使得该片的口碑大打折扣。

有人说,《白昼流星》充满深意,利用扶贫的故事线契合强国强民的中心思想:自力更生。

扶贫干部一句“羊得自己学会站起来才能吃奶”影射着国家扶贫工作需要人民的配合,

只有站起来了,才能真正的富裕,只有富裕了,才能站起来说话。

扶贫先扶人心,人心扶不起来,永远无法真正脱贫。

同时一句我们都是回乡的人,更影射那些曾经嫌弃祖国贫穷后来又归来参与祖国建设的人们,

而神舟十一号的着陆也预示着中国的腾飞,只有心里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这些曾经放弃家乡的人们,才能真正归航。

但作为这个单元的导演陈凯歌,却亲手将儿子的国籍改成美国,

这是一种出走还是一种归来?陈凯歌也不排除想用这个单元为陈飞宇的美国国籍洗白的意图。

他大约是想表达虽是美国人,但仍有中国心,但手法明显有些着急,而且非常拙劣。

但这个故事和神舟十一号的着陆衔接的太过牵强,为了彰显画面感,

两个被原谅了的少年策马奔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空旷的田野上的戏码,

和他们看到白昼流星时的震撼,以及冲到宇航员跟前抬宇航员的情节,

怎么看都觉得突兀。我也在上篇影评中讲过,我离四子王旗很近,

2016年,四子王旗根本不可能穷到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衣服以及住房都很失真。

因为我的周围就有四子王旗过来打工的人。

陈飞宇的镜头明显多于刘昊然的,但他的表演是没有张力的,眼神中丝毫没有灵气。

而刘昊然很出色的完成了本单元人物的表演,在他的实力对比下,

陈飞宇更是输掉了他爹的一番苦心,陈凯歌这次真的失算了。

本来他想用扶贫和航天两个极致的角度去契合主题,却因为私心过重,

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给自己儿子加特写忽略了故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最后弄得用红旗也掩盖不住他的私心,引发广大网友的集体反感,

把一个本来寓意深远的故事,讲成了“一个美国人的中国心”,而这颗心,

不是爱国心,是想红的心,一样的红,但却不一样的忠诚。

有人说,《白昼流星》寓意深刻,是七个故事里最有深意的一个,说不好的人是看不懂,

对不起,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首先看懂了陈凯歌的私心,

而这颗私心也是他通过他的电影传递的,失去了真诚,再有深意的艺术也如同好看的手纸,

没有人会拿它当一幅好画珍藏,因为电影艺术如同表演一般,

是感知的艺术,而不是解释的艺术。

不是看不懂,而是因为看得太深,包括电影和不属于电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