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我打钱,我就报警了!”中国口罩厂无奈发文,真相足够疯狂

2020-04-27     南心只要九块九

随着中国疫情的好转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在药店和超市都能轻松买到口罩了。但放眼全球,口罩缺口依然存在,各类口罩相关企业仍在加足马力生产。

不过近日,最炙手可热的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竟然要“报警”了?怎么回事?

“警察同志,有人非要给我打钱!”

什么叫“强势”企业?近日,东莞一口罩材料公司因为“再给我打钱我就报警了”的强势公告火了。

公告原文称,“凡是未与我司达成订单合同的付款一律无效。经我司退款后仍然强行转账的,将视情况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备,或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网友对此表示:“短短一则公告,我竟读出了一种霸道总裁‘滚开啊,你们这些该死的钞票!’的气息。”

疫情影响下的企业们四处拓展拉订单都来不及,这家企业之所以如此“嚣张”,正是因为手握生产全球抢手货口罩的重要材料——无纺布。

据了解,发布公告的公司名为东莞恒达布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种无纺布材料,广泛应用于口罩及过滤、医疗卫材等。正如公司在公告中所言:“由于前期订单积压,超出我司产能2个月以上,给公司带来沉重负担。我司已于4月1日起停止接单,并与一部分老客户协商退款取消部分订单。”

随着疫情的在国外的蔓延和外国人“不戴口罩”观念的转变,全球口罩需求暴增,口罩材料的订单也随之井喷增长,完全超出了该公司正常的负荷,不得已下此“通牒”。

疯狂的公告背后,是疯狂的市场

口罩圈的疯狂,究其原因,还是“口罩心脏”熔喷布的价格高企且不是想买就能买。

按照国家规定,医用口罩至少包含3层无纺布。具有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的熔喷布正是用于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是口罩的“心脏”。

与广阔的口罩市场空间相对的,是供不应求的熔喷布产量。

由于生产建设周期长、技术门槛高、成本也高,熔喷布本是化工行业里一种偏门材料。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2018年熔喷布产量仅有5.35万吨。

中石化方面也表示,目前中石化熔喷布日产量为16.5吨。即使到5月底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部投产,再加上控股企业的5吨/天产能,中石化熔喷布产能也只有35吨/天,且全部协同地方政府定向供给企业。

产量少又求购无门,熔喷布的价格水涨船高,每吨价格从原来的1.6万一度最高涨至69万,不到半年翻了40倍。

因为市场需求井喷,倒卖生意横行,原本就有几家熔喷布工厂的江苏扬中突然就成为了“熔喷布之乡”。在熔喷布造富神话之下,大量小作坊纷纷涌现。据扬中市委、市政府官方平台“扬中发布”消息,截至4月10日,该市登记注册的涉及熔喷布生产、销售企业共计867户。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称,将在扬中市全市范围内实行熔喷布行业“休克”疗法,严格执行到位“三个一律”要求:利用家庭作坊进行生产的,一律取缔;没有合法合规生产经营手续的,一律关停;存在安全隐患、环保不过关的,一律停业整顿。

“口罩泡沫”破灭,快要被“玩坏”的熔喷布市场终于要等来降温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WKQunEBfwtFQPkdRc0D.html